东北三省三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
(若考生仅从宏观政策角度,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6分) 39.(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分)毛笔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对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大作用。(3分)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毛笔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3分)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3分)
(2)①笔的发展和创新过程,实质就是事物不断辩证否定的过程。(2分)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笔从发明到不断创新,体现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分) ③笔发展出不同类别是应书写和绘画等的不同需要,这符合矛盾具有特殊性的原理,笔的发展是人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3分)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笔的发展、使用与科技进步和人们工作的实际需求密切相关,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3分)
(3)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等。(4分)
(言之合理,即可得分。)
40.(25分)
(1)中国:受西方影响;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政府和民间力量合作;直接救助和长远培养相结合。(8分)
英国:建立早且比较完备;主体由家庭变为政府;制定走向法制化。(6分)
(2)背景:相同点: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
政治:民主政治进步(2分)政府重视(2分)
思想: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2分)
启示:政府应关注民生;福利政策应该制度化、法制化(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1.(12分)
示例1:1949 ~ 1986年:人口流向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4分)
原因:1953年中国开始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建设项目中民用工业侧重于东北和中部地区,军事工业侧重于西部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国防军事工程建设的展开,人口流向这些地区。文革期间,“上山下乡”和“支援边疆”,影响了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8分)
示例2: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口流向京津冀一带和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4分) 原因: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之后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1992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WTO组织,城市经济得到飞跃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8分)
42.美学价值、人文文化价值、科学价值;(4分)答出两点即可。①旅游区基础设施(酒店)等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②距离周边客源市场远。③交通设施不完善。(6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43.(1)该时段华北地区大部分地区与往年相比气温较高,蒸发量大(2分),降水量少(2分)。农业用水量大,加剧旱情(2分)。
(2)引水灌溉;提高灌溉技术;生产和生活节约用水;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种植耐旱作物。(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44.(1)森林砍伐;沼泽湿地被开垦;(2分)环境污染和恶化(2分);人类活动导致黑鹳的食物来源减少;人类干扰和非法捕猎(2分)。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黑鹳栖息地;加强立法及管理,禁止非法捕猎野生动物(2分);减少环境污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东北三省三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1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