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纵观世界旅游史,可划分三个阶段它们是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以前的古代旅游,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战 近代旅行和旅游 二战 以后的现代旅游。
2.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具有 被迫 性和 求生 性的特点,说明它们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3.人类有意识和自愿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 原始社会末期 ,并在 奴隶社会 时期得到迅速发展。
4.《 易经 》中有“观国之光” 一语,这便是“观光” 一词的由来。
5.中国历史上,帝王巡游的第一人是 周穆王 。
7.丝绸之路东起长安,途径陕西、甘肃、新疆,越过帕米尔高原,在经中亚、西亚,最后抵达 地中海东岸 。它不仅在古代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今天仍是举世闻名的。
8.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名著《 徐霞客游记 》公认为是一部极为珍贵的地理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9.1825年,英国享有 “铁路之父” 之称的乔治·史蒂文森建造的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对当时的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
10.1841年7月5日, 托马斯库克 包租一列火车,运送 590 名游客去参加禁酒大会。这次活动我们可以说标志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
11.1865年,成立了 通济隆旅行社(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 ,成为世界第一家旅行社。
12.十九世纪末内燃机技术的发展也促成了飞机的发明,世界上最早的一架客机于1914年在 美国 开始飞行。
13.旅游业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追溯到 1923 年,上海商业银行的 陈光甫 成立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于1927年春该旅行部编印出 版了中国第一本《 旅行杂志 》,专门宣传祖国的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在1927年6月该旅行部更名为 中国旅行社 。
14.世界旅游组织在1980年发表的《 《马尼拉宣言》 》中明确提出,旅游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基本需要之一。
15.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开创、改革振兴和 全面发展 三个阶段。
16.从1997年至今,中国旅行社行业经营的三大市场是: 入境旅游 、 国内旅
游 、 出境旅游。
17.世界旅游组织做出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 1 位旅游接待国和第 4 位客源输出国。
18.战后旅游活动日益普及并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这就形成了旅游的 普遍性 特点。
19.旅游活动的 地理集中性 不仅反映在全球国际旅游地区分布格局上,就一个旅游接待国而言,各地接待量也有所不同,甚至差距悬殊,从而形成了所谓旅游“热点”地区和“冷点”地区。
20.阿拉伯的旅行家和历史学家马苏第,在他其著作《 《黄金草原》 》中,多处提到中国,推崇中国人的手工技巧。
二、单项选择
1.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旅行始于经济目的的是 A 旅行,而非消遣旅行。
A.商务 B.度假 C.观光 D.宗教
2.为纪念郑和下西洋,自2005年起,每年 B 为中国“航海日”。
A.6月11日 B.7月11日 C.8月11日 D.9月11日
3.19世纪以前中外旅行活动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C 。
A.求学旅游 B.宗教云游 C.商务旅行 D.文人漫游
4.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药物考察和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地学考察是 C 的典型代表。
A.文史考察 B.士人漫游 C.科学考察 D.公务旅行
5.唐宋时期,李白、杜甫、柳宗元、陆游、苏轼等一些名士骚客是 B 的突出代表。
A.文史考察 B.士人漫游 C.科学考察 D.公务旅行
6.1841年,托马斯.库克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这次活动较前的不同之处在 C 。
A.消遣性 B.营利性 C.公众性 D.观光性
7.1845年夏季,托马斯。库克组织首次 B ,体现了当今旅行社的基本业务,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A.团体旅游 B.团体消遣旅游 C.国际包价旅游 D.环球旅游
8.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从英国华斯特前往法国巴黎的旅游,开创了 C 。
A.洲际旅游 B.国际旅游 C.国际包价旅游 D.团体旅游
9.开创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先河的人是 C 。
A.W.Christaller B.R.W Butler C.Thomas Cook D.Alan Fyall
10.新中国建立后最早成立的旅行社是 B 。
A.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 B.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C.中国国际旅行社 D.中国青年旅行社
11.直至 B 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才成为真正的企业。
A.1978年 B.1984年 C.1954年 D.1989年
12.1980年, C 成立,在我国形成三大国际旅行社并立的局面。
A.中国旅行社 B.中国国际旅行社 C.中国青年旅行社 D.中国华侨旅行社
13.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于 A 年成立。
A.1964 B.1984 C.1978 D.1954
14.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着 C 的产生。
A.古代旅行 B.近代旅游 C.现代旅游 D.近、现代旅游
15.旅游业第一次在国家 B 计划中出现,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A.“六五” B.“七五” C.“八五” D.“九五”
16. C “世界旅游组织”印度新德里会议一致通过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正式成员国,标志着中国旅游业已跨入世界旅游业的行列。
A.1982年10月 B.1983年10月 C.1984年10月 D.1985年10月
17.现代旅游突出的特点是 A 。
A.大众性 B.集中性 C.持续性 D.稳定性
18.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 这便是所谓 A 。
A.社会旅游 B.公费旅游 C.大众旅游 D.奖励旅游
三、判断
( × ) 1.从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就可以知道,人类就已经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 × )2.旅游活动的最初产生是出于消遣目的。
( × )3.十字军东征算是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活动。
( × )4.宗教旅行鼎盛的时期是在古罗马时代。
( √ )5.秦始皇曾巡游来到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祭大禹陵,并留下刻石。
( √ )6.被历史上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是海上商贸旅行线路。
( × )7.中国和西方在封建社会时期旅行发展上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即西方以 ( 经商 ) 为目的的旅行活动领先于中国。旅游
( √ )8.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 × )9.1841年7月5日,英国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次团体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单纯的消遣性旅游。
( × )10.1978年以前,我国旅游业的性质主要是经济性质。
( √ )11.对产业革命时期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铁路运输。
( × )12.蒸汽机的出现预示了近代旅游开始向现代旅游的过渡,喷气推进技术在民用航空中的应用则标志了现代旅游的过渡的产生。
( √ )13.1964年,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
( √ )14.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
( × ) 15.现代旅游活动往往相对不集中于某些地区或国家,甚至相对不集中于某些区域
乃至某些景点。
四、名词解释
1.迁徙活动: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2.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3.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4.现代旅游:指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5.大众旅游:有着双重的含义。首先是指大众化的旅游活动,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
五、简答题
1.有人认为“旅游活动自古有之,它最初是人们的消遣活动??”对此你如何理解?为什么?
(1)“旅游活动自古有之”是一种模糊认识。
(2)新石期中期以前,今天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并不存在。
(3)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旅行始于经济目的的商务旅游而非消遣旅游
2.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而并非是因为寻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旅游学第一章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