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掌握经济规律与领导干部决策思维的养成铸就科学精神与领导干部创(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不复存在,真的是值得我们很好的深思。

(二)中国

再回头,下面我再讲一个问题,回头来看看我们中国,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走过的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和对于经济规律的掌握,以及我们在铸就科学精神这一点上是如何来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1、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那我们知道我们在建国的初期,我们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1953年到1957年,我们这个“五年计划”其实也有点跟苏联学,苏联也是一个一个“五年计划”,可是我们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非常好,当时在56年之前,农村基本上基本上是一些个体的农民还有户主组,只是到了56年的时候才开始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包括工业也是这样,那个时候有些个体经营的,还有一些民族资本家大小的工厂,这些私人的和民族资本家大小的企业和工厂和当时国营的企业并存,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并且这个成功的经验在1956年的9月15号,我们中共八大在北京成功的召开,大会认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就是人民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当中,大家在各方面,包括在文化上的需求,在精神上的需求,在物质上的需求大大提高了,但是我们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因为我们中国原来底子很薄,半殖民地半封建,当然虽然我们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人民的需求比起来上永远还差着劲。全会认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我觉得这一点正像我刚才讲的,就是我们当时非常正确的掌握了经济规律,而且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科学的精神,都是从实践中来的,而且各级的领导干部对中央的指示也都是心领意会,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组织都配合的非常好,大会也根据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情况提出了坚持党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

我认为,而且我们回过头来看历史,这是一个符合当时经济规律正确的党的建设方针。因此我觉得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到1957年,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产值成倍,成数倍的成长,而且人们的生活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劳动觉悟和社会主义觉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来我们是很健康的前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康庄大道,因为当时有人提出来发展的太慢了,有的又说发展的又太快了,刚才大会就提出了既反保守又

11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这样一个经济建设的方针我觉得是非常正确,就是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

2、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但是,到了1957年的9月20号到10月9号,就是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做革命的促进派,这没错,但是他讲这个话是有一定的背景,他不但提出了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他还提出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方针,那么他当时提出这个方针有一个历史背景,就是当时的毛主席刚刚参加完了苏联一个40周年庆典,还有当时在苏联庆典上赫鲁晓夫就跟毛主席讲,说我们过30年之后我们就赶过美国了,毛主席一听,可能就觉得那我们中国是不是应该加快社会主义步伐,而且有很多新的想法,所以他就提出了超英赶美,同时又提出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而且毛主席讲过,搞社会主义就是要冒一点,而且他在1958年5月5号,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里也改变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的结论,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之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同资产阶级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这跟我们刚才提出的八大方针就已经有了偏差。

那么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一点,第一他是因为当时匈牙利出了一个反革命事件,匈牙利事件。再一个是1957年的反右运动,毛主席当时就曾经批评过周恩来总理,说周恩来总理你离右派只差50步远了,周恩来当时甚至有一个想法,都不想做这个总理了,而且写了很多检查,觉得自己可能是不是在经济上搞的太保守了,而且离毛主席的指示远了,是不是社会主义道路走的有偏差,就是说这个不能不说是毛泽东同志受这些事件的影响,是,我觉得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仍然会有斗争,是有,它会贯穿在社会当中。但是,它已经不是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社会会有很多矛盾,这个不是主要矛盾,如果这个作为主要矛盾,那么整个的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

所以后来我们就会看出来,由于毛主席的讲话精神的贯穿和执行,由于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为方针,中国就真的是违反了经济规律走的太快了,就是我们在原材料,在各方面,在国家的底子各方面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把步伐迈这么大,那我们中间就空了呀,就是什么呢,不错,由于新中国的成立,我们人民焕发了高涨的社会主义的热情,我们也不反对,因为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反对精神力量对物质的反作用,但是我们不能过分的夸大,因为我们毕竟是唯物主义者,物质永远是第一性的,在有

12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些时候,在某些方面,精神会对物质有反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要用的恰当,要用的适当,要保护群众的积极性。

比如1958年大跃进,就提出来产钢要在一千万吨以上,而且说59年要做到两千万吨,我们一年要翻一番,那后来1070万吨钢,人民大炼钢铁,胡同里,家里的院里挖了坑都炼,把家的锅碗瓢盆都砸了在那儿炼钢,那炼出来的东西都不能用啊,那实际是造成一种浪费,这真的是有点劳民伤财,但是大家在干这些事的时候真的是热情非常之高,大家还真的是一个心眼就是为了把社会主义建设好。

所以作为我们的领导者,作为我们各级的领导人,我们要对人民负责,要对历史负责。大家知道吗,我们一定要按照掌握经济规律来办事,不能够违反经济规律,比如人民公社也是,那个时候就认为,苏联当时有一个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短,马上就要进入共产主义了,我们国家也受这个理论的影响,我们现在建设的实际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已经走完了,人民公社,农村的人民公社大家都在食堂吃,自己不做饭,因为所有的都是公有制,而且你走到哪儿吃到哪儿,随便吃。

不错,1958年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农业获得了空前的丰收,但是很可惜的是,因为当时很多人都在大炼钢铁,都在做其他的事,很多的庄稼都烂在地里都没有人收,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而且,我们国家的底子本来就薄,就这么一吃,吃空了,对不对,那个时候从49年到58年才9年,底子很薄,6亿人口的国家,很快就会吃空了。再加上由于我们和苏联在意识形态的交恶,他们就背信弃义把专家都给撤回去了,使得我们很多大型建设的项目和企业一时陷于瘫痪,我们就面对着三年的困难时期,在三年里我就不想给大家赘述了,我们全中国的人民都勒紧腰带,虽然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我们这么困难,虽然我们在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上,在对经济规律这个科学精神的认证上出现了偏差,但我们的人民真不愧是伟大的人民,而且我们的人民真的是共产党教育出来的非常优秀的人民,我们跟着党走,坚定不移,这三年我们跟着党一步一步的走过来,而我们的领导人,我们各级的领导人也和人民一道同甘共苦、共度难关,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是一个新型的事业,在社会主义进程当中不可能不犯错误,因为前人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苏联并不成功,所以我们要自己去摸索,那出去这样和那样的偏差,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可贵的是我们上下一心,我们各级领导带领着人民在继续的前进,终于渡过了三年的困难时期,渐渐的掌握了经济规律。

13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3、按“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我们当时的刘少奇主席,邓小平同志还有周恩来总理在62年的时候,在国民经济调整巩固提高了科学精神的指引下,逐渐的掌握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规律,使我们的经济一步一步又走上去了。

4、抓革命、促生产

可惜的是,十年的动乱,1966年的6月又来到了,在这个十年动乱当中所有的东西都被打乱了,所谓阶级斗争,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斗争被放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不切实际的一种人为想象的地步,所以毛主席当时提出的所谓抓革命、促生产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一句空话,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5、改革开放

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只有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的时候提出了改革开放,当时很多的领导同志都不理解,特别是从战争当中走过来的很多老同志不理解,他们就提出什么呢,哎呦,有些领导干部看到那些资本家,有些外国资本引入的时候,有些资本家跟我们谈合作,谈合资,乃至有些独资,他们都痛哭流涕,这些老干部曾经这么讲,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他们以为这是在复辟资本主义,其实这是大错特错。首先,在这之前我们对社会主义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总是觉得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很短暂的,这不能不说是从斯大林那时候开始此外的一个观念,包括赫鲁晓夫等等,这些人都有这些观念,其实不是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而在这个历史阶段当中它的所谓供求关系还有按劳取酬,商品交换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前进是要一步一步的,而且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讲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就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是一致的,而且邓小平同志就结合社会主义中国新的特点,中国的特点,以科学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进行了经济特区的建设,而且他提出了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是啊,谁有这方面成功的经验,真的,我们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但是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掌握了它的经济规律,我们这个大方向是对的,而且我们以科学的精神来对待我们的改革开放。比如说像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讲话,使得我们的社会主义开放,我们经济的开放,而且13个经济特区很快就建立起来,而且马上就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比如深圳的经济特区,比如大连的经济特区,这些特区都是获得了瞩目,还有珠江三角洲的开发等等都获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14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有目共睹的成就,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跨越了几个世纪。这一点我给同志们讲,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各级党组织掌握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用科学的精神使得我们的改革开放迅速的大踏步的前进,并且很快的赶上了世界历史前进的步伐。

讲到这里,我要给大家讲,我们不能光谈成绩,我刚才都讲了邓小平同志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由于改革开放是新生事物,那么我们也就发生了很多,就是由于没有掌握经济规律,或者旧的习惯势力,旧的传统的影响,我们在这个改革开放当中也做了不少傻事,有的甚至是蠢事,或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现象,比如说大家回忆一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这一哄而起的作风,大家想想严重不严重,我记得那时候改革开放的初期,比如说80年代初,基本上人人见面的时候都谈经商,好像哪个人都是商人似的,而且一谈经商无非就是几样,水泥、泰山牌水泥,要不然就谈什么呢,说你有没有钢筋,盘条,还有螺纹钢,有没有这个,再就是土特产,整天都在谈这个,其实这个是对,现在如果在经济领域或者在商界做的比较久的一些同志就会知道,这些都是一些业余初学者会关心的问题,其实这些很多的行业都已经是被垄断了,很难做的行业,不容易做,看着大宗,说货,一船就多少多少万吨,哪怕一袋水泥就挣十块钱,这一船水泥就能挣几十万,这其实都是对商业很粗浅的认识,根本都不懂得经济规律,什么都不懂,所谓一哄而起,而且还有所谓一哄而上,我们回忆一下,邓小平同志提出搞13个经济特区,他有他的战略部署,什么地方合适,而且他这些战略部署就考虑到全国一盘棋的观念,比如我们既考虑了东南沿海和外界接触比较近,容易发展的特点。也考虑到西北方面我们落后,我们怎么样能够急起直追去接近东南省份水平的问题,他有一个全局的考虑。

有的这些领导同志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他怎么弄,他找一块空闲的地方就动经济特区,就去找特批,找一块空闲的地方就去特批经济特区,他觉得我这观念很先进,观念先进不够,这只是表面的,你实际要通过实际,要做出成就,你这里不具备这个条件,说明你这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脑子一热,一哄而上。我们当时也可以看到很多经济特区,那些用铁丝网圈起来的地方多少年都没有动,或者你的地点选的不好,周围也没有“三通一平”,那时候都讲“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等等,“平”就是平整土地,“三通一平”也没有,什么都没做,四周围都是大山就弄这么一块地,那就有很多失败的教训,这些教训都很惨痛,有很多地方为了许多经济特区,本来可以干很多别的事情,但是这些土地也荒芜了,经济特区也没有上,这种盲目的一哄而起,一哄而上的作风。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掌握经济规律与领导干部决策思维的养成铸就科学精神与领导干部创(3)在线全文阅读。

掌握经济规律与领导干部决策思维的养成铸就科学精神与领导干部创(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00610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