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公共生活
学习目标:
理解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公共意识、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公共精神,掌握参与公共生活的要求。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参与公共生活
难点:树立青少年主动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生自读教材P12-16,思考以下问题并做好标记) 1.参与公共生活的意义?(P13-14)(为什么要参与公共生活?)
(1) 有利于 ,并且 ; (2) ; (3) ; 2.如何参与公共生活?(p15-16)
(1) ; (2) ; (3) ;
3.当今社会人们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 ,内容也日益 , 发生深刻变化。(p13) 4.(p12)我们每个人 就要面对和参与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相比,人们公共生活的 更广阔, 更丰富;
5. “看客”这种冷漠心态危害:不利于 ,也是 (p15) 6. (p16)公共生活考验人的 ,也映衬社会的 水平。
公民要将自身融入社会生活,积极主动、 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关心社会 ,关注社会发展的走向。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了解公共生活
(1)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公共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区别 结论:
(2)说一说: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有哪些?你在这些空间场所表现得如何? 结论:
探究二:参与公共生活的意义(为什么) 活动一:材料:(见课本 p13)近年来,许多中小学生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交通秩序的维护(我做交通好帮手)、社区管理、环境等公共问题,学生们找资料、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听证会上,与政府部门对话,提意见等等。 (1)中学生参与这些公共生活有着怎样的意义?
活动二:
(2)谈谈你小区里的社区活动,并说说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有怎样的意义?
活动三:
1
(3)说一说,若小区里广场舞大妈们影响了你的学习和生活,你会怎样和她们沟通?
结合以上说明:(1) (2) (3)
探究三:如何参与公共生活?
材料一:近日,甘肃省庆阳市一名19岁的女孩欲从当地某百货大楼8层楼跳下,在公安民警、消防人员想方设法施救的时候,多名围观者在楼下喊“怎么还不跳”“跳啊,快跳啊”??,最终女孩跳楼身亡。目前,已有2名围观群众因妨碍救援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事后进行调查,现场的一些起哄者说,“我也不是真的希望那人跳楼,就是看到有人起哄就跟着,反正我又不认识那个人”??
材料一:近日,辽宁锦州医大女学生丁慧跪地抢救八旬老人的视频在网上刷屏,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不假思索地挺身而出,抢救过程一气呵成??从这一连串熟练的动作,可以看到这位女学生内心的坦荡干净和心无旁骛:在这一瞬间,没有“会不会被讹诈”的瞻前顾后,也没有“吃不了兜着走”的忧虑。
(1)这两则材料对我们参与公共生活有着怎样的启示?
材料二:
材料三:
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靠站台,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罗某因等老公,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面对记者的采访,该女子不断反问:“我这样做有错吗?”。事后,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 思考:(1)请你说说罗某错在哪里?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谈谈你的启示。
结合以上说明:(1) (2) (3)
三、收获与体会:
2
四、知识构建(小结):
五、巩固提升
1.“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这句话主要强调( )
A.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人共同努力 B.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更为广阔. C.每个人与生俱来就要面对和参与公共生活 D.人们的公共生活方式正发生了变化 2.中学生参与公共生活方式很多,以下不属于积极参与的是( )
A. 参加志愿者活动 B.开展社会调查 C.主动承担家务 D.进行社区环保宣传 3.王刚和同学一起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并就社区卫生向居委会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这样做有助于( )
①在实践中锻炼和展示各种能力 ②人们能更好的健康快乐生活 ③学会与人相处,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 ④促进居委会执政为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则更为我们参与公共生活, 有重要价值。
A.培养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B.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C.克服冷漠情绪,培养亲社会行为 D.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5.上述现象,启示我们参与公共生活要( )
①克服冷漠情绪 ②大力培养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③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④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中考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关注社会发展第2课融入社会生活第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