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聚光不一定相交于一点,发散的作用实质是使光线远离;会聚的作用实质是使光线靠
近
(1) (2)
(3)
会聚光在透镜之内就会聚了所以是凹透镜。有时此类在做之前用可以直尺分析是否过早会聚或发散 答案:
眼睛和眼镜
物体 → 光 → 视网膜 → 视神经 → 大脑
常考于生活应用 正常的眼睛:近点 大约10cm 远点是无限远 明视距离25cm
近视眼:晶状体太厚 戴凹透镜(眼镜)
矫正方法: 远视眼:晶状体太薄 戴凸透镜(眼镜)
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
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 是____________的实像(选项“正立”或“ 倒立”)。 KEY: 凸 倒立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 望远镜
物镜的作用
目镜的作用 倒立放大 实像(相当于投物镜的作用 影仪)
正立放大 虚像(相当于放目镜的作用 大镜) 倒立缩小 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正立放大 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视角
视角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视角越大 观察物体越清晰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材料:凸透镜 两支蜡烛 光屏 光具座
实验过程:将凸透镜 蜡烛 光屏调节到同一高度,测量物距u和像距v 并纪录像的性质特点
该实验的结论:当u?2f时,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当F?u?2f时 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注: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偏高,要使像呈在光屏中心,应该将①光屏向上移动②将凸透
镜向下移动
该试验不可能成的像:正立缩小的虚像
第四章 物态变化
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热平衡:只发生热交换而未发生其他变化,热总是由高温系流向低温系统。当二者的温度相等时即达热平衡。
温度计(这里专指实验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性质)制作而成的 体温计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缩口,原因是:便于拿出体外进行 读数
沿A点易读数这是应用了凸透镜 成放大的虚像 注: ① 当两只温度计大小不同(内径不同)同时插入一杯热水(同一温度的液体)两只温度计示数相同,内径不影响读数(没说高度相同喔),但内径大的读数更准确。(相对于肉眼的 读数来说)
温度计读数是中考常考(或者说必考)的知识点
如图表示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___℃.
测量温度计的步骤:
A 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 B 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C (观察)确定温度计的量程 D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E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中,待示数稳定后,(在液体中)进行读数 F 取出温度计 整理器具 在做本单元的习题时,有可能考到,本步骤是根据几道题合并成 的,答案不唯一,有时选择会少掉其中的一个过程 注:地球上的最高气温57℃,最低气温为-89.2℃。现在要做一支地球上任何地方、任
何时候都能用的温度计,应从表中选用的液体是酒精 以下是四种液体在一个大气压下的凝固点和沸点
物 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水
凝固点 -38.8 -117 -95 0
沸点 357 78 111 100
经典例题:
有一支不准确的温度计(刻度均匀),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稳定时为5 ℃;将它插入沸水中(1标准大气压下),示数稳定时为95 ℃.若将它插入某温水中,示数稳定时为32 ℃,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 ℃.
分析:如图,这支温度计的5 ℃刻度线,即它的零刻度线以上第5条刻线,实际表示的是0 ℃;它的95 ℃刻线,即它的零刻线以上第95条刻线,实际表示的是100 ℃.可见,它的90格代表了0~100 ℃,每格代表的温度值为:
它的32 ℃刻线在实际0 ℃以上第27条刻线,这之间有27格,求出这27格实际代表
t=
100?C10? ℃/格.(这是解题的关键)90格910 ℃/格×27格=30 9
所以,该题的答案是30 ℃.
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用( AA )
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
凝固点/℃ 沸点/℃ 水 0 100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乙醚 -114 35
三种物态变化
①熔化(吸热)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放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在熔化过程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但温度不断上升 注:当晶体处于熔点时,可能是固体,即三种情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可能是液体或者是固液共存,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况都有可能,选择题常考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经典例题: 如图3-2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 知: (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BC段表示的是 _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___保持不 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_。CD段表示的是 _______,DE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EF段表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锡必须向外__________,FG 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过程。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_________分钟,在3—6 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 9—12分钟内锡处于_________过程,锡在3—6分钟 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
KEY: 3 固液共存 凝固 一个吸热,一个放热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EY:这里不给出答案,不懂问物理老师
②液化(放热)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使物体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汽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形式:(1)蒸发 (2)沸腾 (1)蒸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中考初中【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文库最详细初中物理学习资料(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