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春秋笔法: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证明定向的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它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浅显平实。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慰藉,并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喻褒贬的文字,称之为“春秋笔法”。 三、以所学作品为例,具体全面分析《左传》《国语》《战国策》叙事、记言、写人的特点。

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

1叙事的特点:(一)抓住主线,突出主线 : 《秦晋肴之战》所以能把错综复杂的战事记述得明了有致的原因正是在这里。短短的一千字左右,就把复杂事件记叙得清清楚楚。(二)情节错落,故事曲折: 。《秦晋肴之战》在这一点上,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剪裁材料和组织结构的艺术。 (三)重点鲜

明,反复照应 : 在事件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总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文章的布局上也要根据需要突出重点

2写人的特点: 。《左传》中所写的人物,不是叙述事件当中陪衬的、被动的角色,而是影响着事件进程的一系列血肉丰满的生动形象。《左传》的善于写人,还尤其表现在善于写处在战争各个方面、各个部位上的人物,善于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通过典型事件,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乃至细节,刻划出人物活生生的个性。

3记言的特点:善于写外交辞令是《左传》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如:弦高是郑国的一个爱国商人,他在“将市”的途中遇到伐郑的秦师,急中生智,一番犒师的辞令,说得是那谦恭有礼,热情周到,同时柔中有刚,明确暗示出郑国早有准备,决心迎战。弦高意在言外的话语,使孟明逡行不进,领师而回。

《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国别史。

1、本文语言上代表了《国语》质朴平实的特色。召公进谏的一段话恳切扼要。他只是要把阐述的意见老老实实、有条有理地讲了出来,这同样也起到应有的感人作用。

2写人的特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也很生动,特别是暴君周厉王,文章完全略去了外形的描写,重在内在性格的揭示。

3叙事的特点:文章以明快而简洁的笔调记述了春秋时期一则历史事件:周厉王施行暴政,激起国人的不满和指责。全文多用于对话和记言的多达200来字,而召公的谏词又是泼墨的重点所在,是全文的精华之笔,体现了《国语》用记言来评述人物与事件的特色。

1染。

2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神态和描写来描写人物,达到出乎意料、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3采用了在人物事迹、材料的安排上相对集中的方法,并将人物事迹集中于一篇文章中,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开创了先例。 4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形象鲜明,寓言深刻,浅显易懂。

5语言风格铺张扬厉,气势恢宏,淋漓酣畅,辞采瑰丽。大量运用夸张、排比、对偶等手法。

1叙事的特点: (一)写冯谖的“无好”“无能”贪而不知足,伏下一笔,引起正文 (1—2自然段)。

(二)写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焚券市义,请复相位,请立宗庙)从正面表现冯谖才能。(3—8自然段)

(三)总结冯谖对孟尝君的功绩 ○

2写人的特点 一、主要运用欲扬先抑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表现冯谖的才能:他三次弹铗而歌,再三提出生活方面的要求,反映他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平凡的气概。这时的冯谖,是“才美不外见”。到孟尝君征求门下食客有谁能为他去薛收债时,冯谖却“署曰:‘能’”,孟尝君对他,由最初的“贱之”变为“怪之”,并且笑着说:“客果有能也”,态度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二、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有关人物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冯谖对孟尝君说明了焚券市义的理由和情况, 孟尝君反而“不说”。两相对照,反映出冯谖的政治远见和孟尝君识见的低下。

3记言的特点:a语言的含蓄:在本文中一般出现在不好明言之时,如: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这是想罢免孟尝君的托词。本意是孟尝君政治势力扩大,决定废除其相位。 第四章

一:简述先秦说理文的发展历程

我国先秦诸子散文由最初简单朴素的语录式文章发展为逐渐成熟完备的文章,《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老子》中的文字犹如一组词义洗练的哲理诗,它和《论语》都

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

以注重感情和形象性奠定了先秦说理文的基本特征。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诸子散文的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论语》、《论语》创的语录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墨子》的对话式论辩文。战国中期,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庄子》的丰富寓和崎岖的想象,成为先秦说理文的瑰宝。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则标志着我国

说理文体制的完全成熟。

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的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儒学对中国后世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中涌现出来的儒家学说,因为与中国古代封闭的封建社会制度相适应而得到封建统治者的青睐,自从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作为封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历史主导地位,与封建专制思想并行绵延流长。不可否认,儒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起了一定的正面作用,同时,它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儒学思想在后世的文化发展中一直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受它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在追求统一的形式化过程中逐步僵化,经济上的自洽满足沦为了贫穷愚昧,文化上的皓首穷经变成了思想桎梏。

a.朴素辩证法思想。B.

政治上: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C.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D价值观由“无”“道”“德”构成。E.追求生命的自由是最基本的范畴。F“道通为一“的齐物观

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 道 ,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

思想核心为“道”老子的道既指

“先天地生”世界本源,又指事物变化的总规律。,即在万物之先,又在万物之中。

故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是二元论的。对战

国以后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都有影响。老子的辩证法反映出老子的深刻性,看出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2)在线全文阅读。

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yiyao/12573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