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生物除磷机理与数学模型的探讨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ChinaResources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Vol.25,No.122007年12月

生物除磷机理与数学模型的探讨

哲,吴

200092)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摘要:概述了生物除磷在厌氧、缺氧和好氧条件下的反应机理,并基于对反硝化聚磷菌的认识将现有除磷数学模型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基于除磷数学模拟所包含的涉磷组分、计量学参数、动力学参数以及生物衰减理论等对两阶段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比较,认为Delft模型是现有模型中比较完善的,并提出今后发展除磷数学模型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生物过量除磷;缺氧吸磷;数学模型;糖原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07)12-0020-04

DiscussionontheMechanismofBiologicalPhosphorusRemoval

andItsMathematicalModels

YangZhe,WuMin

(College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Themechanismofbiologicalphosphorusremovalunderanaerobic,anoxicandaerobicconditions

isintroduced.Basedonunderstandingsofdenitrifyingphosphorusremovingbacteria,biologicalphosphorusremovalmodelsaredividedintotwostages.Basedonthecomponents,stoichiometricparameters,kineticparametersanddecay/deathprocesses,thispaperdescribesandcomparesthesemodelsindetail,consideringDelftmodeltobevalidated.However,therearestillsomeimportantproblemsneededtobesolvedforfurtherdevelopmentofmodels.

Keywords:biologicalexcessphosphorusremoval;anoxicphosphorusuptake;mathematicalmodel;glycogen

随着活性污泥法作用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凭借强大的软件计算能力,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可以很好地预测污水处理的过程和结果。但是对于磷的去除,已有模型的预测仍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在于:(1)模型对于某些新的除磷现象,如:聚磷菌(phosphorusaccumulatingorganisms,PAOs)的缺氧吸磷以及糖原的作用机制和模拟方式有待完善[1-3];(2)存在未知涉磷机理或复杂关联,致使数学模型的模拟可能忽略某些重要的细节;(3)在模型的具体应用时,无法可靠测得原污水中某些与磷有关的组分及参数[4]。

生物过量除磷(biologicalexcessphosphorusremoval,BEPR)数学模型是活性污泥系统中涉磷方程的集合,它与碳氧化数学模型、硝化反硝化数学模型、水解数学模型一起构成活性污泥数学模型。活性污泥除磷数学模型可对除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促进除磷机理研究的深入,有助于活性污泥数学模型整体预测能力的提高,为污水处理过程的仿真研究提供核心工具[5]。

1955年,Srinath等在污水处理厂的生产性运行中观察到活性污泥的生物超量摄磷现象。经过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全面的

试验研究和工程经验总结,活性污泥生物除磷过程中磷吸收和磷释放的反应机理相继被提出。1.1厌氧代谢

在厌氧条件下,PAOs吸收发酵产生的低分子挥发性有机酸(如乙酸),合成聚β羟基丁酸盐(Poly-β-ydroxybutyrate,PHB),所需能量来源于聚磷酸盐的水解和糖原的降解。微生物学研究表明[6-7],聚磷水解酶的活性受细胞生长的磷酸盐水平变化调节:细胞内磷缺乏时聚磷水解酶的活性迅速增加,引起聚磷的分解和正磷酸盐的释放,此即厌氧释磷过程。

同时,由于PHB是比乙酸更强的还原聚合物,因此PHB的合成还需要还原力(NADH2)。关于NADH2的来源有两种解释:(1)Comeau-Wentzel理论[8-9]认为:细胞通过三羧酸(TCA)循环氧化部分乙酸到CO2,产生合成PHB所需的NADH2;(2)Mino则认为NADH2来源于糖原糖酵解(EMP)途径(后被Wentzel修正为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解(ED)途径[10])

1活性污泥法生物除磷的反应机理

收稿日期:2007-10-16作者简介:杨

哲(1983-),男,安徽滁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污水处理。

-20-

第12期杨哲等:生物除磷机理与数学模型的探讨●环境保护

的降解。试验证明,Mino的糖酵解理论合理地解释了厌氧过程PHB厌氧合成过程中还原力的来源。1.2好氧代谢

在好氧条件下,细胞内分子的含氧量充足,PAOs可利用PHB作为碳源与能源进行细胞合成,并通过电子传递磷酸化机理产生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同时胞内磷酸盐含量升高。研究表明,聚磷激酶的活性受细胞生长的磷酸盐水平变化调节:当磷酸盐高时,聚磷激酶的活性就会提高。PAOs细胞内发生聚磷(polyP,即PP)的合成,吞并细胞内的磷酸盐,而液相内因厌氧释磷导致的浓度较高的磷酸盐则通过浓差扩散进入细胞内,使其含量下降。此即好氧吸磷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厌氧条件下,液相低分子挥发性有机酸浓度高,PAOs内会产生PHB,PAOs内的PP会分解释磷;在缺、好氧条件下,液相低分子挥发性有机酸浓度低,PHB会被消耗,PAOs会合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生物除磷机理与数学模型的探讨在线全文阅读。

生物除磷机理与数学模型的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yiyao/12572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