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及资料报送
(1)监测测量结果在测量工作结束后2小时内提供,出现险情时,及时提供监测数据。
(2)监测资料每日以报表形式提交,报表要对应工况,工况要以图表反映,说明施工时间及相应施工参数。这样有利于对监测报表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报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3)每周提交有数据、有分析、有结论(沉降变化曲线)的周报小结;
(4)全部工程结束后一个月,提交监测总结报告。
3、重难点分析
3.1盾构机掘进时隧道轴线控制难度大,纠偏困难
盾构机体本身为直线形缸体,不能与曲线完全拟合。曲线径越小纠偏量越大,纠偏灵敏度越低,轴线就比较难控制。并且由于转弯关系,左右侧油缸需要形成一个很大的推理差才能满足转弯推进要求,一次这就造成左右两侧油缸推力可调范围很小,从而可用于调整姿态的油缸推理调整量很小,这也同样加大了对到控制喝酒片的难度。
曲线上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所穿越的孔洞将不再是理论上的圆形(实际为椭圆形),需要配套使用超挖刀装置进行超挖。
3.2管片容易在水平分离作用下发生较大的移位,造成管片侵陷现象
隧道采用1.5m宽度的管片。比小宽度管片在此工程中的施工难度加大了许多。 隧道管片衬砌轴线因推进水平分力而向圆曲线外侧(背向圆心一侧)偏移,。在小半径曲线隧道中盾构机每掘进一环,由于管片端面与该处轴线产生夹角,在千斤顶的推力作用下产生一个水平分力,使管环脱出盾尾后,受到侧向分力的影响而向曲线外侧偏移。
3.3 对地层扰动大,容易产生较大的地面沉降
由于纠偏时的超挖,对土体扰动增大而发生较大沉降。小曲线隧道的施工除了有直
线段隧道施工的地层变形因素外,还有以下二个因素的影响:①由于盾构机处于纠偏状态,超挖刀也不断进行超挖掘进,开挖断面为一椭圆形,实际挖掘量超出理论挖掘量,增加了地层不稳定因素;②由于纠偏量较大,对土体的扰动也大,地层损失量也增加,容易造成较长时间的后期沉降。
3.4 管片之间易发生错台,管片易产生开裂和破损
管片存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受力,不但会使整段隧道衬砌管片发生水平偏移(即前面所叙的侵限现象),还会导致管片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形成错台。由于管片的特殊受力状态,管片与管片之间存在着斜向应力,使得前方管片内侧角和后方管片外侧角形成两个薄弱点如图1,使得相当多的管片因此破裂。还有一个破裂原因就是因为相邻两环管片产生了相对位移,使得管片螺栓对其附近处混凝土产生剪切作用,使该处的混凝土开裂。
图1 转弯处管片因斜向受力破损示意图
3.5 漏水现象严重
过小半径曲线段漏水现象严重的原因大致如下:①管片错台导致止水胶条衔接不紧密;②拼装效果不好和止水胶条的破坏;③管环外侧的混凝土开裂(转弯段因盾尾间隙减小过多,使得管片被盾尾钢环刮坏),裂缝绕过止水胶条(如图2)。
图2 管片背后开裂导致漏水示意图
4、重难点解决方案
对于小半径转弯的难点,主要是从盾构机掘进参数、盾构设备(超挖刀、铰接装置)、管片选型和拼装等施工措施方面来解决,特别是要采取了同步注浆和二次双液注浆相结合的措施,以保证小半径圆曲线段成型管片不出现侧向移动,以及及时填充围岩空隙保证土体稳定。下面对上叙难点逐一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措施:
4.1 纠偏与隧道轴线控制
4.1.1中盾和尾盾采用铰接连接,有效地减少了盾构的长径,使盾构在掘进时能灵活的进行姿态调整,顺利通过小半径转弯;
4.1.2盾构机转弯时通过的孔洞不是圆形,而是在原来的圆洞基础上两边扩挖而形成的椭圆形,超挖刀的设置正好满足了这个增大净空的要求;
4.1.3掌握好左右两侧油缸的推力差,尽量地减小整体推力,实现慢速急转;
4.1.4盾构机司机根据地质情况和线路走向趋势,使盾构机提前进入相应地预备姿态,减少之后的因不良姿态引起的纠偏。
4.1.5加密加勤VMT移站测量,避免由此产生的轴线误差。由于我们是将短距离的曲线看成是直线段来指导盾构机掘进,如果不短距离移站测量,则相当把长距离的弧线当作直线,故轴线偏差自然会相差很大。
4.1.6做好管片选型,由于是选用的通用管片,不存在转弯环与标准环的区别,所有每一环管片都是一样的。同时每一环管片可以调整的姿态最大为45mm。因此 ,这就需要我们实时对盾尾间隙进行测量来确定KT块的位置。从而有效保证使盾构姿态尽量与设计轴线的吻合。
4.2 控制管片水平移动和侵限
4.2.1进入缓和曲线段时,将盾构机姿态往曲线内侧(靠圆心侧)偏移15~20cm,形成反向预偏移,这样可以抵消之后管片的往曲线外侧(背圆心侧)的偏移。由于我们开始推进便是从缓和曲线开始,因此提前做好转弯姿态准备是重中之重。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在以后的掘进时能够轻松地控制盾构机走向。
4.2.2减小油缸推力。
在强、中风化地层中小半径圆曲线掘进的过程中,对土体的扰动会显著降低外围土体的强度及自稳能力,土体具有的蠕变特性以及出现水平方向土体压力不均,管片在长时间承受千斤顶水平分力的等情况下,管片会向外侧整体移动。
小半径曲线掘进管片位移量 可用公式表达:
T R
T:盾构机推力的反作用力 P:土体对管片侧面的附加应力 P
R:转弯半径 :变形系数
由上式得知:当盾构机的推力越大时管片侧向位移也越大,当掘进的转弯半径越小时管片侧向位移也越大。同时,推进时根据我们火锦区间段的经验,可以把推力控制在900-1150t;在特殊地层时根据实际来及时调整推力。
4.2.3 在管片偏移的方向额外进行注浆,达到一定的压力以抵抗管片的偏移。待浆液凝固后,则管片位置基本已经确定下来了。
注浆的位置选择1点和4点手孔为宜(右转弯),这样不但可以抵抗管片水平偏移,还可以抵抗管片的上浮。
4.3 减小对地层的扰动,避免大的沉降
4.3.1严格控制好姿态,争取进行时时的细微纠偏,避免大的纠偏而造成对土体的扰动。
利用SLS-T系统对盾构机姿态的实时监测显示,根据地层的软硬分布情况,分区操作推进油缸,设定推力和推进速度,实现对盾构姿态的实时控制,必要时一个掘进循环可分几次完成。
盾构机掘进时,总是在进行蛇行,难免出现姿态偏差,蛇行修正以长距离慢慢修正为原则,盾构机姿态调整(纠偏)方式有:a、滚动纠偏:采用刀盘反转的方法进行滚动纠偏。b、竖直方向纠偏:盾构机抬头时,可加大上部千斤顶的推度进行纠偏;盾构机叩头时,可加大下部千斤顶的推度进行纠偏。c、水平方向纠偏:向左偏时,加大左侧千斤顶推度;向右偏时,加大右侧千斤顶推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方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