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 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如图丙所示,在A点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然后在C点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N。
1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衛,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2)如图甲,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的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衛,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个。
(3)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新向右候斜时。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3.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如下:
(一)探究蜡块的上浮条件
()测量蜡块的重力
小明设计的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
小华设计的方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
你支持__________(小明/小华)的方案,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用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
(二)探究蜡块下沉的条件
()测量石块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
小华依据另一种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也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比较石块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像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_____,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当在A 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 处挂___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4)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 点,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a ,若在A 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b ,则F a ___F b (填“大于、小于、等于”)。
15.将质量为0.8kg 的木块放在盛有某种液体的容器中,如图所示,木块漂浮时有4/5的体积浸没,此时液体液面离容器底部的距离为30cm ,已知木块密度为0.8×103kg/m 3,g 取10N/kg ,求:
(1)木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2)液体的密度;
(2)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实验题计算题压轴题等
1.(1)5N ;(2)250Pa ;(3)3500Pa
【详解】
(1)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33-33110kg/m 10N/kg 10m =10N F gV ρ==???浮水排
10N 0.5kg 10N/kg=5N F F G =-=-?浮拉
(2)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变化的压强
-43310N 5N =510m 1.010kg/m 10N/kg
F V g ρ?-?==???水 -43
-42510m =0.025m 20010m V h S ???==?
-331.010kg/m 10N/kg 0.025m=250Pa p g h ρ?=?=???水
(3)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423-3320010m 0.3m (0.1m)=510m V sh V =-=??-?水物
33-331.010kg/m 10N/kg 510m =50N G gV ρ==????水水
-421.5kg 10N/kg 50N 0.5kg 10N/kg =3500Pa 20010m
G G G p S ++?++?==?容水物
答:(1)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5N ;
(2)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变化的压强为250Pa ;
(3)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500Pa 。
2.(1)4N (2)2N (3)2.0×103kg/m 3
【详解】
(1)由图乙可知当h=0时,得物体A 的重力为
=4N G F =拉
答:物体A 的重力为4N
(2)由题图乙可知当h≥8cm 后,物体完全浸没,此时拉力为2N ,所以物体A 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为
==4N-2N=2N F G F -浮拉
答:物体A 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为2N 。
(3)依题意得
4N A A A G m g gV ρ=== -----①
===2N A F gV gV ρρ浮水水排 ----②
联立①②得
33=2.010kg/m A ρ?
答:物体A 的密度为332.010kg /m ? 。
3.(1)1×103Pa (2)10N (3)0.6×103kg/m 3(4)100Pa .
【详解】
(1).已知木块边长为10cm ,木块上表面刚好和水面齐平,则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p =ρgh =1.0×103kg/m 3×10N/kg×0.1m=1×103Pa ;
(2).木块的体积:V =(0.1m )3=0.001m 3,
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木块受到了浮力:
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0.001m 3=10N ;
(3).木块和铁块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和铁块的总重等于木块受到的浮力,所以木块的重:
G =F 浮-G 铁=10N-4N=6N ,
木块的质量:
m =6N 10N/kg G g ==0.6kg , 木块的密度:
ρ=30.6kg 0.001m
m V ==0.6×103kg/m 3; (4).铁块拿走,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木块受到的浮力减小,减小的量等于铁块的重力,所以木块受到浮力减小量为:
ΔF 浮=ρ水g ΔV 排=1.0×103kg/m 3×10N/kg×ΔV 排=4N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人教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实验计算题考试试题》含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