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 十五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普通名词活用作动词

先看例句:

①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看) ②晋军函陵,秦军*南(军,驻扎)

③从左右,皆肘之(肘,用胳膊肘撞) ④荆人欲聋宋,使人先表雍水(表,做标记)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 ⑥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⑦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笼,用笼子装)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七句,都是加线的词是活用的。而通过分析这些活用的词的环境可以总结出识别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如下:

A.两个名词连用,而它们之间又不是并列关系,则前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作动词,后一个名词是它所带的宾语。例如①②两句。

B.名词前带有副词修饰,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如③④句。(说明:“先”表示空间的先后是方位名词,表示时间的先后是时间副词。第④句的“先”是时间副词)

C.名词前带能愿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⑤⑥句。

D.连词“而”连接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连词“而”只用于连接动词)如⑦句。

不仅名词能活用为动词,名词性词组也能活用为动词,其规律与名词活用作动词相同。 2.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 十五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鲁人版 Word版含答案)

①子路从而后(后,落在后面:“而”连接动词“从”和方位名词“后”)

②江水又东(东,向东流去:方位名词受副词“东”修饰)

③齐军既过而西矣(西,向西行进:同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以 为先,以 为后:同②)

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与一般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相同。

其实,形容词、数量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为名词。

(二)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 那样”。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 ”。例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 ”。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 十五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鲁人版 Word版含答案)

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 那样”或“当作 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②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

(三)使动用法

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分述如下: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这个动作。这种动宾结构形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先看两个例句:

①孟子将朝王 ②武丁朝诸侯

这两例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谓语动词都是“朝”,但它们的动宾关系却不同。前一例是一般句式,“朝”的动作是主语“孟子”发出的,宾语“王”是谓语动词“朝”的对象。语译为“孟子将朝见齐宣王”。后一例是使动用法,“朝”的行为不是主语“武丁”发出的,

【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 十五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鲁人版 Word版含答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 十五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2)在线全文阅读。

【山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 十五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yiyao/12524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