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从政治上施压,以压促变,减轻境外毒品对我的威胁。主要通过开展边境会谈、会晤等,与邻国政府开展禁毒合作,并对境外制贩毒势力施加—92
—
犯罪
在巩固过去国际禁毒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云南省进一步与邻国政府密切合作,充分发挥边境会晤会谈制度和禁毒联络官制度的作用,努力开辟境外禁毒战场。边境一线地州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举行多次边境会晤,加强相互沟通和了解,推进了情报信息交流和执法合作等工作的稳步发展。在侦破“3130”案件期间,国际禁毒合作特别是缉毒的
云南跨境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
国际执法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包括泰国警方、香港警方、香港海关、美国缉毒署以及云南警方等几方联合侦办这起案件,并且各方面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国际禁毒合作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91加强毒品犯罪情报交流、国际禁毒司法协
工作。
中越关系经过一段的曲折过程后,两国关系于90年代恢复了正常,实现了高层互访,并完成了边界勘定工作,开通了边贸口岸,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步扩大。
21,共同打击毒
助、学术交流与培训、国际经济援助等方面的国际禁毒合作
云南禁毒工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联合国禁毒署和一些国家警方、得成效。与此同时访问交流,。2001年初,我国与老、缅两国签署了《禁毒合作谅解备忘录》;8月,中、老、缅、泰四国禁毒合作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签署《北京宣言》,为加强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的禁毒合作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与缅方的禁毒执法合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进一步扩大合作成果,10月底,云南省公安代表团出访缅甸、老挝,与缅甸中央肃毒部门和老挝北方四省建立了禁毒联络官制度,并与缅甸中央肃毒部门就开展跨境缉毒执法合作,与老挝北方四省就扩大在边境沿线的禁毒执法合作区域达成了共识,在中缅边境地区开展了扫毒联合行动。受国家禁毒委委托,2002年上半年云南省帮助缅、老两国培训了55名禁毒官员,帮助其提高禁毒执法水平,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九)慎重处理与相邻国家、地区的关系,加强合作,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
11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政策的基
。
×,,,两国警方联手协作破获了许多其它各地的合作方式类同。
31慎重处理同境外几股地方民族武装势力的关系。
由于历史的原因
,缅甸北部地区存在着多股地方民族武装势力(据有关资料统计,缅甸国内的地方民族武装势力在最高峰时曾达到28支,总兵力约8万人),中缅边境云南段缅方一侧8313%的土地为非政府控制区。
在中缅国境线外盘踞着“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佤邦联合军”、“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克钦新民主军”、“克钦独立军”等多股地方民族武装势力,虽然已被缅政府分别收编为掸邦第一、二、四特区和克钦邦第一、二特区,但实质上属于地方武装割据。要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必须处理好与其的关系。
(十)开展有力的专案侦察工作,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略)
四、对策与措施的实施效用评析(一)成功经验
回顾建国以来民族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问题,并为解决民族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正确的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翻了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一律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云南的少数民族分别跨越一个或几个历史时代全部进入了社会主义,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使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民族之间的严重隔阂已基本消除。改革开放以来,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很快,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基本实现了各民族团结和睦,地方社会政治稳定。
11成功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93
—
石,积极发展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缅甸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中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也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中国签订航空运输、邮政、电讯等协定的国家。中缅两国间的高层互访不断,周恩来总理生前曾9次访问缅甸,缅甸总统吴奈温曾12次访华,其他领导人也频繁访问中国。
老挝政府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同我国长期以来保持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我国政府和人民积极支持老挝人民的民族独立解放事业。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我国政府和人民给予了老挝人民无私的支持与援助。两国之间的互访不断,老挝前领导人凯山 丰威汉曾多次访华。两国之间顺利完成了边界勘定
云南跨境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
1950年云南民族地区获得解放后,云南省委
和省政府就开始进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准备工作,进行了民族人口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广泛深入地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开展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宣传教育。根据中央关于“切实认真地普遍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方针,采取“先在内地试点,然后向边疆推广,再普及全省”的方针步骤,积极而又慎重稳妥地推行民族区域自治。迄今为止,在跨境民族地区成立了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及许多民族乡。实践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时期济、。,就会受到挫折,害。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和共同繁荣的最佳政治制度。
21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部分地区同内地修通了高等级公路,建起了机场。旅游业、民特产品加工业、矿产品加工业、水电业以及边境贸易发展迅速。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上实行扶助支援的特殊优惠政策,大部分乡村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提高。
31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
从1952年起,派出大批民族工作队深入民族地区,采取“带徒弟”的方法,手把手地教,热情耐心地培养民族干部。开办民族干部培训班,对民族干部进行文化补习和理论培训,保送一些素质较好的民族青年到内地上大学,为边疆少数民族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或作了政治安排,,、政协代。,分期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仅1950—1953年就先后组织了318人次到北京、上海、重庆、昆明等大城市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使少数民族干部及上层爱国人士拓宽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认清了形势,增强了热爱祖国的观念。
5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对宗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云南跨境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