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
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时我国
A.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B.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21.比利时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那一个国
家的法。”中国有学者认为:“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说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确切说法应该是
A.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 B.覆盖到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
C.波及到了罗马帝国周边的邻国 D.渗透到罗马共和国的各个角落
22.一位思想家说:“启蒙是人们摆脱自我受制状态的出发点。自我受制是一种
不受他人指点就无法进行理智思考的无能状态。 请鼓起勇气来!去利用
自己的理智!”该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彼特拉克 C.马丁·路德 D.康德
23.2013年3月1日,一个月前才在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下开始了第二个任
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尽管无奈,但也不得不在与国会磋商无果的情况下,
根据国会规定的期限,签署了启动削减预算的命令,这表明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
C.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 D.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
24.科学家拉格朗日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誉为人类心灵的最高产物,并说:
“因为宇宙只有一个,而在世界历史上也只有一个人能做它的定律的解释
者。”拉格朗日所褒誉的这个人是
A.伽利略 B.牛顿 C.达尔文 D.普朗克
25.“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
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
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A.飞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汽船的发明 D.火车的发明
26.1917年,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向全体工人发出了“人人都起来斗争,
人人都上街去”、“彻底推翻沙皇专制政府”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
俄国
A.掀起了二月革命 B.爆发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发表了《四月提纲》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7.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
为“犁棉苗法令”。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美国政府采
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优化农村环境 B.给农民提供补贴 C.提供就业机会 D.提高农产品价格 28.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
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
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29.近年来,希腊等欧盟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
财政紧缩政策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采取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减少赤字,结果遭到民众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各种罢工游行此起彼伏。这表明西方
原有的福利政策
A.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B.片面照顾高收入阶层利益
C.缺乏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D.使一些国家财政赤字严重
30.《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
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
程。”这表明
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B.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
C.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 D.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
共10分)
3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技术水平明显高于民营手工业和家庭
手工业。
32.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
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解析】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是《资政新
篇》。
33
.右图海报通俗易懂地宣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
【解析】海报图片两个标语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 “一化三改造
同时并举”的特点。
34.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并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5.下图是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该作品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流派
重个性、重想象、重情感、重色彩的风格特征。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
共20分。)
36.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孔子及儒家思想评价不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耕稼陶渔之人既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学
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李贽《答耿司寇》
材料三 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 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四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他一面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非复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同时又说,“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
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
——牛鸿恩《我所认识的李贽——李贽尊孔与反孔试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推明孔氏”的表现,并分析汉
武帝时“隆儒”的目的及对儒学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李贽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宋代形成的新儒学体系是什么?李贽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公务员考试2013年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