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条件: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4
(3)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4)评价:积极a.封建社会早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自给自足,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消极:a.规模较小,难以扩大再生产 b.容易破产 C.封建社会后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农业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4.水利工程:春秋战国:都江堰,郑国渠 西汉:漕渠,白渠 5.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原始社会(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3)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4)北魏,隋唐的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6.地位: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它的稳固与否之间关系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兴衰。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立国之本。 (二)古代手工业
1.经营形态:官营,私营,家庭 2.主要行业贡献
(1)冶金业:铜:二里头文化开始,商周进入青铜时代,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铁: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钢:春秋时期使用木炭冶铁,汉开始用煤,北宋普及;南宋用焦炭,明代普及 (2)纺织业:丝织业:上古缫丝养蚕,汉代远销欧洲、“丝国”,唐代出现缂丝技艺
棉纺织:宋末元初,棉花传入内地;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松江成为棉纺中心,明后 期棉花成为大众的主要衣料
(3)制瓷业:东汉晚期--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代--彩瓷(青花瓷、釉里红),明--斗彩、五彩瓷,清--粉彩、珐琅彩 3.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二、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一)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1. 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 2. 周朝:“工商食官”制度,驱使商人为政府服务
3. 春秋战国:私商出现并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题 4. 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开通大运河,经济繁荣 5. 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6. 元代:纸币广泛流通
7. 明清:工业市镇广泛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白银广泛流通;农产品商品化;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形成大商帮
(二) 城市发展过程
1. 西周至唐代:对商业时间和地点有严格限制,受官府严格控制(坊市制) 2. 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坊市制被打破;打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分散街巷之
中,形成街市;不再受官府监视;出现娱乐场所,瓦市 (三)资本主义萌芽
1.时间:明中后期至清早期 2.特征:雇佣劳动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计工受值”;“预支”
3.发展缓慢原因:a政治:封建制度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闭关锁国;b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c思想:文化专制,重儒轻商;d商人或地主剥削所得钱财,多用来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考致胜法宝)(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