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 ..................................................................................................................................................................... 26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 ..................................................................................................................................................... 27 思想科技方面 ......................................................................................................................................................................... 28
一、信息时代 ................................................................................................................................................................. 28 二、登上太空 ................................................................................................................................................................. 28 三、科学 ......................................................................................................................................................................... 28
2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政治方面
一、政治制度
(一)奴隶社会时期
1.夏朝:前2070年夏朝建立。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朝:内外服制度,神权色彩,国王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西周:(1)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对象:同姓亲族(晋卫鲁燕)、功臣(齐)、姻亲、先代贵族(宋);
<3>作用:范围不断扩大,疆域广大的国家;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2)宗法制:<1>目的:解决矛盾;<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礼乐制
(4)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表现,礼乐制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二)春秋战国:奴隶制瓦解(宗法分封制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选官:军功爵。 (三)封建社会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前221年秦朝建立确立)
特点:皇权高度集中
(1)中央:皇帝制: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a.职能: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1.秦朝 内容 三公九卿制: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集,监察百官 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军务 b.特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2)地方:郡县制:特点,官员有皇帝任命,不能世袭
中央:中外朝(中朝为亲臣近臣—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2.西汉:
汉初施行郡国并行制(导致诸侯国威胁中央,并最终引发七国之乱 地方:
汉武帝:施行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中央:三省六部制:(1)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 门下省:封驳审议 (2)评价: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3.唐代: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地方:设置节度使,结果引发安史之乱,导致唐亡后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1)职能:中书门下:宰相的办事机构,行政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 中央:二府三司 相权);枢密院:军政,调兵权;三司:财政 4.北宋 (2)特点:相权一分为三 政治:文臣出任知州,设通判,监察地方
地方 经济:地方转运使(各州除自留小部分财赋其余由转运使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方) 军事:设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兵司),掌管统兵权
3
5.元代:中央实行一省制,设中书省;地方上设行省:
6.明朝:明太祖:废丞相,亲掌六部,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清初: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事) 7.清朝 雍正:军机处(地位: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专制皇权顶峰
8.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作用:
积极: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②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有利于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建设,促进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消极:①极易造成暴政,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破坏;
②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③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9.发展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分权逐渐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二、监察制度
1.秦汉确立:秦:御史大夫 汉:设置刺史 2.隋唐:门下省
3.宋代强化:中央:出现谏院 地方:设置通判 4.明清顶峰 三、选官制度
1.西周:世卿世禄制
2.战国初期至汉初:军功爵(奖励军功) 3.西汉:(1)制度:察举制,征辟制
(2)评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容易造成任人唯亲,形成小集团 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5.隋唐:科举制 作用:①为下层文人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②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③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经济方面
一、农业和手工业
(一)古代农业经济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1.原始农业的特点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模式:小农经济: (1)时间:春秋时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考致胜法宝)(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