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直通车网站:http://www.evensummer.com @高考直通车微博:http://weibo.com/gaokao96040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总结资料
必须掌握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 1、 整体性原则:
?——学会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 2、 守恒意识:
——三大守恒内容:①质量守恒;②电荷守恒;③得失电子守恒 3、平衡意识:
——勒夏特列原理适用于一切平衡体系(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 4、合理性原则
——要学会运用常识、常理解题,要学会识别社会常理。杜绝不合逻辑的常识性错误 5、绿色化学思想
——①原子经济性;②杜绝污染源 6、组成分析
——组合与拆分;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组成变化 7、特征反应(关注典型反应)
——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题眼、关键字 8、具体化
——可使问题意外地简单 一、化学知识体系网络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 物质的组成
1、 分子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能独立存在的微粒,它保持着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距离;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状态改变的结果);分子间有分子间作用(范德华力)。 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O2、Cl2、S、惰性气体等);气态氢化物;酸酐(SiO2除外);酸类和大多数有机物等。
2、 原子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⑴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拆分和化合,是原子运动形态的变化
原子有一定的种类、大小和质量;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间也有一定间隔;原子不停地运动着;原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
⑵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固态时为原子晶体)。
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SiC)等。 3、 离子和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⑴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Fe3+、H3O+、NH4+、
[Ag(NH3)2]+等;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Cl-、S2—、OH—、SO42—、[Fe(CN)6]3— 等。 ⑵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固态时为离子晶体)。 绝大多数盐类(AlCl3等除外);强碱类和低价金属氧化物等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注意】离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离子和原子在结构(电子排布、电性、半径)和性质(颜色,对某物质的不同反应情况,氧化性或还原性等)上均不相同。
高考直通车网站:http://www.evensummer.com @高考直通车微博:http://weibo.com/gaokao96040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简单阳、阴离子) (二) 物质的分类 1、 元素
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的)。
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⑵元素存在状态
① 游离态——在单质中的元素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同素异形体,常有下列三种形成方式: 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如O2、O3;白磷(P4)和红磷等 晶体晶格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晶体晶格的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如正交硫和单斜硫 ② 化合态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
【注意】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可从概念、含义、应用范围等方面加以区别。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实质 只是分子(原子或离子)间距离变化(聚集状态),分子组成、性质不变——分子种类不变 分子种类变化,原子重新组合,但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伴随现象 物质形状、状态改变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范围 蒸发、冷凝、熔化、液化、汽化、升华、变形等 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燃烧、风化、脱水、氧化、还原等
区别 无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相互关系 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与性质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物质的性质 (四)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有无升降,这是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2、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间的关系 可用以下两条线掌握概念 升 失 还 还 氧 氧
元素化合 原子失去 物质是 还原剂具 元素被 还原剂的产物 价升高 电子 还原剂 有还原性 氧化 是氧化产物 降 得 氧 氧 还 还
元素化合 原子得到 物质是 氧化剂具 元素被 氧化剂的产物 价降低 电子 氧化剂 有氧化性 还原 是还原产物 3、物质有无氧化性或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⑴物质有无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判断
元素为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如Fe3+、H2SO4分子中+6价硫元素;元素为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如Fe、S2—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Fe2+、SO2、S等。
⑵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 ① 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高考直通车网站:http://www.evensummer.com @高考直通车微博:http://weibo.com/gaokao96040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如下列四种阳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g+>Cu2+>Al3+>K+。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减弱,如下列四种卤素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I->Br->Cl->F-。 ② 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反应条件越易,氧化性越强。如F2和H2混合在暗处就能剧烈化合而爆炸,而I2与H2需在不断加热的情况下才能缓慢化合,因而F2的氧化性比I2强。
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反应条件越易,还原性越强,如有两种金属M和N均能与水反应,M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而N需在高温下才能与水蒸气反应,由此判断M的还原性比N强。
③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
还原剂A+氧化剂B 氧化产物a+还原产物b,则: 氧化性:B>a 还原性:A>b
如:由2Fe2++Br2=== 2Fe3++2Br-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总结资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