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系列辅导专题讲座
第一讲 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动
知识清单
【概念】
1、质点 2、参考系 坐标系 3、时刻 时间间隔 4、位置 位移 路程 5、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6、速率 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 7、加速度
【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各量之间的关系
vt?v0?at x?v0t?v?vt122?2ax x?0t at vt2?v0222v0?vt2 2vt/2v?vtx?0? vx/2?2t
(1)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x、t、a、v0、vt,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
(2)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外,x、v0、vt、a均为矢量。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vt和a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3) vt/2?v0?vtx?,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t2v0?vt2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2 vx/2?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vt/2?vx/2。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的等时段内
(4) 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 vt?at , x?一种典型的运动
1
12v2at , vt?2ax , x?t 22高中物理系列辅导专题讲座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物体由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用右图描述该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1、x1、t1 a2、x2、t2
①x?v11,t?,x?t ②v1?v2?v?B
2aa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邻的等时间隔内 O v0≠0 A B x2 x1 x1 xⅡxⅢⅠ C O x3 x1 x1 A v0=0 x2 xⅡB C x3 xⅢⅠ 速度: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Δv=at 无确定的比例关系 位移: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Δx=at2 每段内的位移x1,x2 ,x2及相对起点的位移xⅠ,xⅡ,xⅢ无确定的比例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邻的等位移内
速度: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Δv=at 有确定的比例关系v1:v2:v3=1:2:3 位移: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Δx=at2 有确定的比例关系,且 每段内的位移x1:x2:x3=1:3:5 相对起点的位移xⅠ:xⅡ:xⅢ=12:22:32 O A v0≠0 t1 B C O t1 T1 t1 T3 T2 A v0=0 t1 B C t1 T1 t1 T3 T2 时间:无确定的比例关系 时间:从O点起,到A、B、C各点的时间满速度:无确定的比例关系 :2:3 足T1:T2:T3=1各段内的时间t1:t2:t3=1:(2?1):(3?2) 速度:A、B、C各点的速度满足:2:3 v1:v2:v3=1 自由落体运动 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
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高中物理系列辅导专题讲座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字母g表示。
2、地球表面不同地方,g的大小不同,在赤道处最小,纬度越大的地方越大,在南、....g...........g......
北两极处最大。(见课本P44表格) ....g....
23、一般计算中,g可以取9.8m/s2或10m/s2,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取9.8m/s。 .......
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1、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只要把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中的初速度v0取为0、加速度a取为g就可以了
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1、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2、初速度v0≠0、加速度a=g,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 ,上升的最大高度 。 4、对称性: ...
【方法】
1、同一直线上矢量的运算问题
2、一个物体的单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一段问题) 3、一个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两段问题(化为一段) 4、用图像法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用图像研究物理现象、描述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运动图象问题主要有:s-t、v-t、a-t等图像。
1.s-t图象。能读出s、t、v 的信息(斜率表示速度)。
3
高中物理系列辅导专题讲座
2.v-t图象。能读出s、t、v、a的信息(斜率表示加速度,曲线下的面积表示位移)。可见v-t图象提供的信息最多,应用也最广。
位移图象(s-t) 速度图象(v-t) 加速度图象(a-t) 匀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a>0,s有最小值) 抛物线(不要求) 匀减速直线运动 (a<0,s有最大值) 抛物线(不要求) ①斜率表示加速度 备注 位移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②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面积”为正,下方为负
【例1】 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A.p小球先到 B.q小球先到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
【例2】 两支完全相同的光滑直角弯管(如图所示)现有两只相同小球a和a/ 同时从管口由静止滑下,问谁先从下端的出口掉出?(假设通过拐角处时无机械能损失)
4
p A q B a l1 v1 l2 v
l1 a’ l2 v2
C 高中物理系列辅导专题讲座
应用物理图象的优越性
(1)利用图象解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化,思路更清晰,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在有些情况下运用解析法可能无能为力,用图象法可能使你豁然开朗。
(2)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更直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中物理辅导资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