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著但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的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现象,她在直升机上俯瞰这座车轮上的城市摊大饼式的道路模式和对 汽车的高度依赖,在公路边直击加州空气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官员向没给重型柴油车加装 空气颗粒物过滤器的司机开出罚单。 她查阅文献:对一些人所称的伦敦雾霾治理四五十年方见成效的说法,她发现开始 治理的头十年就降低了 80%的大气污染物;还把官员和业界已知的秘密推到公众视野之 中:一艘海轮排放的 PM2.5 几乎等于 50 万辆货车,而轮船和飞机的燃油还没有得到像汽 车用油那样的哪怕不算严格的监管。 她拜访各方面专家:她直问中国石化集团前总工程师、国家石油标准委员会主任曹 湘洪:为什么是石化行业而不是环保部门主导油品标准制定?为什么不公开油品标准升 9 人物素材——柴静 级的成本?有没有可能放开油品市场?她用数据视觉化,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卫 生部部长陈竺与专家合作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报告估计的中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 导致 35 万至 50 万人早死这样惨烈的数字,处理得通俗、形象、警醒。 探查真相之后,她用行动以尽绵薄之力:看到家门口有一片工地裸露,她试着与施 工者交涉,结果扬尘的土堆得到覆盖;楼下的餐馆没有加装油烟处理装置,她打了举报 电话 12369,餐馆老板果然装上了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加油站的加油枪汽油挥发严重, 她又向环保部门举报,加油站答应马上修好防挥发装置。她的体会是,如果不打,12369 就只是一个数字。她建议网友:表达你的不满、维护你的权益。2015 年 2 月 28 日,《穹顶之下》在各大视频网站播出之后,引起不少网民的关注。 截至 28 日 20 点 30 分,各网络平台已累计播放超过 3500 万次,《穹顶之下》的热度已 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同时,其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刷屏”效应。 而根据最新的数字统计,截至 3 月 2 日上午 9 点 30 分,《穹顶之下》在国内各大视 频网站的总播放量即将突破 2 亿次。其中,爱奇艺平台点击量为 1134 万次,优酷平台点 击量 2950 万次,乐视网点击量 1264 万次,腾讯视频点击量 13200 万次,凤凰视频点击 量 488 万次,搜狐视频点击量 488 万次,土豆平台点击量 406 万次。 经费来源 一年中,她现场调研,查阅文献、拜访专家,拍摄而成纪录片《穹顶之下》,前后 花费一百万人民币,钱全部来自两年前《看见》的版税。 网友点赞 在环境污染这个全民休戚与共的问题上,《穹顶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 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 亟需解决的问题!远离雾霾,呼吸同一片纯净天空!”不少网友认为,成为妈妈后,柴 静的力量似乎更强了,也证明了柴静这次的“复出”非常成功。同时,片中“说实话我 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这么活”等“名言”也迅速成为网络热点。 部长赞赏 2015 年 3 月 1 日,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已经完整看过柴静 制作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从中看到了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体会到公众对改善 环境质量、维护身体健康的热切期盼,这对于唤起全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环境自觉, 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座谈会上,陈吉宁对引起关 注的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表示赞赏,称其行为值得敬佩。同时还表示,柴静没 给我压力。 陈吉宁认为,这也反应了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媒体及公众之间如何互动,应通过媒 体,积极传播环境信息,赢得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自觉参与。 媒体点评 10 人物素材——柴静 柴静的前同事崔永元却表示了悲观的看法。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他表示: “《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他认 为,雾霾问题最主要是解决难。 调查记者不是影视明星,她不是在别人掌声鲜花下生活着,她的荣誉感来自于她对 自己职业的尊重,这是最重要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考作文之柴静人物素材资料(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