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高中高考历史终极版复习资料(完整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用: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儒学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主流地位。

董仲舒新儒学与春秋战国儒学的关系: 继承:仁、礼、德、民本思想

发展: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

科技

A.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B.天文学:东汉张衡—浑象仪 地动仪 地圆说

C.数学:《九章算术》标志我国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计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

系的形成

D.医学: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治疗的基础

东汉华佗 麻沸散 五禽戏

文艺

汉赋:司马相如

乐府诗:代表《孔雀东南飞》

特点:语言通俗,反映人民生活

书法:秦篆汉隶

绘画:汉代的帛画盛行,代表:长沙马王堆中的帛画、砖画、石画

第 6 页 共 6 页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一.朝代更替

三国(220-265)魏 曹丕 洛阳 265 司马炎建立西晋 都城洛阳

(221-263)蜀 刘备 成都 263 魏灭蜀

(222-280)吴 孙权 建业(今南京)280 西晋灭吴,完成短暂统一 西晋(265-316)十六国(304-439)—(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

北朝(439-581)东魏—北齐(灭于北周) 西魏—北周(灭于隋)

东晋 (317-420)建康—南朝(420-589)(宋齐梁陈—灭于隋) 隋(581)

二.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三.特征表现 政治

①朝代更替频繁

②北方战乱多(西晋八王之乱,在黄河洛阳一带),南方相对稳定。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的典型途径。

背景: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⑵民族融合;⑶社会矛盾尖锐;⑷柔然强大的威胁。 内容:⑴均田制(赋税制度:租调制)

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付大批的无主荒地

内容: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徭役兵役。 影响:抑制土地兼并。

⑵三长制:内容:废除旧的基层统治机构——宗主都护制,改行三长制;

设里长、邻长、党长,即三长; 三长直属州郡 影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⑶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 ⑷迁都洛阳

意义:⑴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⑵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繁荣的景象; ⑶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经济 农业:

北方:由于战乱,北方生产遭到破坏,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使北方经济得

到恢复和发展。 南方:发展,和北方趋于平衡。

原因:①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补充了南方的劳

动力,促进农业发展(根本)。 ②南方相对安定,战乱少; ③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第 7 页 共 7 页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⑤江南各族人民共同劳动;

表现:①稻麦兼种水路互补的作物体系初步形成;

②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 ③农业发展带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④南方出现大城市,如建康。 作用: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

手工业:

灌钢法(南北朝):表明我国冶铁技术的进步

白瓷(南北朝) 商业:

总体来说不活跃,但南方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北方: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 南方:建康(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文化 思想:

A. 儒学出现危机,玄学盛行。

原因:社会动荡,人们寻找精神寄托,转向求佛求道;儒学本身弊端。 表现:佛道盛行;儒学弊端。 B.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 文艺:

书法: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出现士人群体,特立独行。 特点:表现个人意境,具有写意性。 代表: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绘画:魏晋南北朝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特点:注重写意及个性表达。

代表: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文学:骈体文 注重对仗排比,文采华丽。 科技:

数学:祖冲之(南朝)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之久。 农学: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

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

隋唐(581-907年) 一.朝代更替

隋:581年 定都长安 589年 灭陈完成统一 618 年隋炀帝被杀

(秦与隋的相同点:秦与隋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

制度,为后世提供经验借鉴——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使汉、唐成为古代文明繁荣发展的时期,都有重大的工程建设——秦:长城;隋:京杭大运河;都是短命王朝) 唐:618年 李渊 定都长安

第 8 页 共 8 页

907年 亡于后梁(节度使篡权)开始了五代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繁荣鼎盛时期 三.特征表现 政治

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唐疆域:东北至黑龙江库页岛地区,西到中亚咸海地区,东到大海,南到南海。

②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先进完善

⑴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唐中期后出现藩镇割据)

⑵三省六部制

演变:魏晋南北朝提出—隋发展—唐完善(太宗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将尚书台改为尚书省,设中书省和门下省 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⑶科举制:

演变:世袭制(战国以前)——按军工授爵(战国)——察举制(汉代 自下而上推

举,下级向上级推选,标准为才、孝、廉;东汉后以孝廉为主)——九品中正制(三国 最初按才能,后按门第,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兴起)——科举制(隋文帝建立科举制,隋炀帝创进士科;唐朝太宗设进士科和明经科,武则天创武举、殿试,玄宗用高官主考;宋朝发展,经意策论,糊名制,三级考试;明清衰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缺乏创新精神,人们成为皇帝的奴仆,阻碍社会进步;1898年戊戌变法,废除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上海高中高考历史终极版复习资料(完整版)(3)在线全文阅读。

上海高中高考历史终极版复习资料(完整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aokaogaozhong/1481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