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高中高考历史终极版复习资料(完整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 医学:《黄帝内经》编纂于战国(成书于西汉) 扁鹊“望闻问切”四诊疗法

第 3 页 共 3 页

D 司南

b) 汉字:甲骨文(商)-金文(西周)-小篆(战国秦李斯)

c) 文学:《诗经》孔子 从西周到春秋中期诗歌,开现代主义先河,是诗歌 形成的重要标志。

楚辞,开浪漫主义之先河。

d) 艺术:戏曲:傩戏

绘画:新时期时代,岩画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e) 史书:《春秋》孔子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尚书》孔子 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官方文件 f) 思想:A 对自然的认识——神秘

代表:《周易》 《礼记》(反应等级观念) B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背景:社会处于转型中,表现在

经济:井田制瓦解,生产力发展,铁力牛耕的出现封建经

济迅速发展。

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士大夫崛起。 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科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士 诸侯国:为富国强兵,而礼贤下士。

代表:孔子老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孙膑(主张见书) 秦汉(前221-220) 一.朝代更替

秦 前221-前207

楚汉战争 前216-前202 性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 西汉 前202-8 长安 新 8-25

东汉 25-220 洛阳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三.特征表现

政治: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和发展

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秦朝统一:条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战乱使人民渴望统一 商鞅变法后秦实力最强 秦始皇个人招贤纳士 秦的外交政策

过程:灭六国、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攻越族(桂林 南海 象郡) 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封建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

第 4 页 共 4 页

秦巩固统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车同轨、土地私有 文化:书同文、焚书坑儒

教育: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愚民政策

西汉:发展:汉初与匈奴和亲

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卫青 霍去病)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原与西域联系加强 ②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

秦—建立 措施(皇帝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 考核官吏 秦律) 西汉—巩固 措施(内外朝 刺史 推恩令 郡国并存 酎金夺爵 赋役之法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巩固 措施(尚书台)

经济:小农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逐渐成熟 秦: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汉:农业a.修养生息:原因:民生凋敝 指导思想:黄老之学 结果:文景之治

b.重农抑商:汉高祖:不允许商人购买土地穿丝绸,收取重税

汉武帝:均属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

c.田庄经济:特点:自给自足,聚族而居,豪强私人武装, 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

(魏晋南北朝豪强发展为士族) d.租佃制—普遍

演变:战国产生,汉代普遍,宋代仅次于自耕农,明清普及全国 原因:土地私有 土地兼并

作用:佃农对地主依附关系减弱,生产自主权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e.工具:犁壁 二牛抬杠式犁耕 耧车(播种工具,提高了播种效率) f.水力:坎儿井 漕渠 白渠 g.技术:轮耕、代田法 手工业 (西汉)煤作燃料冶铁 (东汉)水排 鼓风冶铁 丝国 (东汉)青瓷

商业:丝绸之路 条件:丝织业发展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新纪元 汉武帝反击匈奴,接触匈奴威胁

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西域往来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天山南北—中亚

安息(今伊朗)—大秦(罗马帝国)

城市繁荣 特点:城市中设专门贸易区

市坊分开,受政府严格控制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职能不明显

主要城市:政治中心:长安 洛阳

第 5 页 共 5 页

丝绸之路:敦煌、楼兰、龟兹、

于阗、莎车、疏勒

统一货币:汉代五铢钱(汉武帝—唐高祖) 文化

思想: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秦朝:法家思想是统治思想,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原因:在社会转型之中,新兴地主阶级要采取强制手段确立自己的统治; 秦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代:汉初黄老之学

原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减少徭役和兵役,减轻刑罚) 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内容:治身(养生)

治国(无为而无不为 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

作用:西汉经济恢复和发展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因: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要开拓大一统;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发挥,使其更加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新儒学理论:(依据《公羊春秋》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提出统治者应实行仁政) 以德为主以刑辅政

三纲五常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上海高中高考历史终极版复习资料(完整版)(2)在线全文阅读。

上海高中高考历史终极版复习资料(完整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aokaogaozhong/1481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