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材料中??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材料中??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材料中??(看材料而定)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材料中??
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常见选择题选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竹外桃花三两1.吃一堑,长一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智 2.纸上得来终觉2.学然后知不足 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书到用时方恨3.近水知鱼性,少 近山知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1.是骡子是马,1.精通的目的全拉出来遛遛 在于应用 2.真理无价宝,学以致用 实践里面找 2.造烛为求明,3.路遥知马力,求知为运用,学而不日久见人心 用如同耕地不播种,4.事实甚于雄辩 终无所获。 86.真理的含义;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
87.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88.真理的属性;A.客观性(基本) B.条件性 C.具体性 89.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90.真理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 91.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9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是具体的
93.认识是一个过程;A.认识具有反复性 B.认识具有无限性 C.认识具有上升性、前进性 94.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整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终极真理为错误) 95.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96.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97.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 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98.(注意: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这句话是错误的) 99.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具有条件性 联系的特征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 相对应的方法论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
我们要反对片面强调的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遁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6.实践的特征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在实践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其实践的过程以及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个人孤立活动的,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7.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认识论”或“有关认识的观点”或“追求真理”进行论述的?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 B.认识具有上升性、无限性和反复性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E.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8.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实践与认识关系”进行论述的?
A.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与实践活动
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导入歧途;要求我们要重视实践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9.真理的特征
A.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的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
C.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10.认识的特征以及方法论
A.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实践再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B.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C.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D.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11.联系的特征以及方法论
A.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
点看问题
B.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来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分析和把握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方法论: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B.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C.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D.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A.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B.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C.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考思想政治复习资料(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