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学 力秀芬
【计划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目标】
3.2-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3.2-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3.2-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教学方式及媒体】
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探究。
媒体运用:投影片(PPT)。
【教材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化的交流、传播问题。 设问:让我们一起找找身边的外 来文化! 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来到中国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交流、传 播的现象无处不在,传播的途径也是 多种多样。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 过程。 1.生 活中 的文 化传 播 提问:请看相关图片你能试试归 纳出文化传播主要通过哪几种方式 吗? 对图片资料做相应的讲解,引导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其他途径: 亲朋聚会、 出外旅游、5
通过对相关 图片资料的了 解,让学生从 常见的生活现 象中分析出文 化传播的主要 途径。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 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 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用 PPT 出示。 (1)观看图片资料
(2)学生思考回答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商业 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文化活动、 宗教活动、 外交活动 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用 PPT 出示:老外学古筝, 中国人 学钢琴 全球化,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正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有有心人为 2. 大众 传 媒: 现代 文化
传播 的手 段 它做个结,旁征博引归纳出个结论, 地球是平的。这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 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的互联世 界中,全球市场、劳动力和产品都可 以被整个世界共享,一切都有可能以 最有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这 便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 德曼的著作 《地球是平的》 主要内容。 当今是一个充满信息符号的时 代,一个借助数字影像来满足人类视 听感官,激发和培育想象的时代,是 什么带着人类的无限好奇,延伸着每 个人的视觉与听觉。 提问: (1)人们是通过那些手段6
通过设疑 和分组讨论的 方式,让学生 合作探究,了 解文化传播的 各种手段及各 自的特点, 大 众传媒已成为 文化传播的主 要手段。
(1)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或工具传递各种知识、信息和情感 的? (2)大体的发展阶段? (3) 新传媒的出现, 是否意味着 旧传媒消失?
文化传播媒介大体经历了:口 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发展阶段。
注意: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 着旧传媒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 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你觉得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 特点是什么? (5)大众传媒的作用? (2)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 论: (3)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 论: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 主要手段。 教师提升观点:可见,世界文化 就是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中发展起 来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 文化交流的过程 。 a.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b.范围越来越广 c.效果也越来越大
3. 文 化 交 流: 文化多种多样,传播的途径也日 益丰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 繁。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以学生自己 举例的方式得 出各国文化交 流促进世界文
做传 播中 国文 化的 使 者
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 和传播,我们也不断吸取别国优秀的 文化。今天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应该 如何做呢? 教师用 PPT 出示图片素材。 教师提问:你能列举出哪些历史 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吗? (1)学生讨论回答: 各国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 化的发展。 “东学西渐、西学东渐”。 教师提问: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 生,我们能够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做 到些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 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 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 者。
化的发展,同 时激发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 从而树立传 播中华优秀文 化的责任感。
学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要把握三 点: 一是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途径。 课堂 总结 二是文化传
播有多种传播手段,现代 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三是做 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在把握以上内 容的同时,还要把握其与世界文化多 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由于文化8
课后活动: 深化问题:作为一个普通的 中学生,我们能够为传播中华优 秀文化做到些什么? 要具体化。
【形成性练习】
1.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 )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
D.古代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答案】B
2.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媒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
A.口语 印刷 文字 网络 电子
B.口语 文字 电子 印刷 网络
C.口语 文字 印刷 网络 电子
D.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
【答案】D
3.中国古代的中原文化曾经数次受到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侵略”,成为中国文化兴盛的转折点。“五四”时期是一个西方文化急速涌入中国的时期,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生长的原点。这一现象说明:( )
A.文化因为不同而交流,因为交流而丰富、发展并保持个性
B.文化的交流、融合一定会促进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C.中国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必修3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四十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