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农民之间收入差距(7)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政治根源
建国后,我国广泛的建立了农民协会,以促进农村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农业的发展。后来农业协会被取消。从此农民没有专门为自己服务的机构,没有自己的代言人为其主张权利;并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唯一的方式是上访。但是这样的方式远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长期的错误政策不能受到社会应有的关注,农村的巨大问题不能受到当权者的重视,农村的现实没有为人们所认识,正是缺乏为农民服务的正式机构。农民在政治上的权利没有与其贡献和地位相适应的制度保障,他们的利益也就无法得到保障。他们无法改变现实,也不知道怎么改变。于是只好贫困下去,等待救世主。现在层出不穷的上访事件正是这种政治状况的注脚。
(二)、原因的具体分析
除了历史根源外,农民的贫困还有具体层面的原因。以下所述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及不同因素的作用方式和程度的区别,决定了农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1、农民收入现状的客观原因
当前,农民收入问题不是局部的存在,而是全国性的比较普遍地发生,中国当前的农民收入分配的结构性矛盾从出现到进一步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农业、财政和基层行政制度设计和安排的结果。
(1)、现行财税体制加重了中西部农民负担,造成不同地区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现行行政体制不规范、农村税费改革造成同一地区以不同收入为主的农民之间负担不一致,造成农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国家不平等的就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农民就业机会减少,农民隐性失业严重,影响农民收入。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欠账多,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后劲。 比如农村教育的水平的严重滞后,农民素质长期得不到提高。这种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区别是农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2)、农民负担是农民收入不足的重要原因,它指的是农民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其自身进行消费和投资活动之外所承担的经济负担。包括税收、村提留、乡统筹、农民义务工、和“三乱”,即各种针对农民的乱集资、乱罚款和乱摊派。而隐性负担通过不合理的价格因素,如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因素,暗中向农民转嫁。
(3)、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是农民收入差距变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新型产业、现代产业比传统产业经营收入和工资相对较高,但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及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是渐进的,只有一部分人才能首先从产业结构变化中获得好处,因而农民收入差距可能因为产业结构变化而扩大。通过分析发现,1986~1999年间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民家庭在就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家庭经营的产业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家庭收入越高的农户,劳动力转移到家庭外就业的力度越大,家庭经营中非农业特别是非种植业的投工量越少,非农产业创造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越大。可以推论: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是我国农民收入差距变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2、农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主观原因
农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观原因包括上文所分析的关于农民小农思想和文化,由于在市场观念上的差别导致行动的差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开明的觉悟的早的一部分人毫无疑问是先富起来的。由于生产资料的差别,从事产业的区别,家庭劳动力的区别,家庭负担的差别,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的扩大,并且由于上述的原因的继续存和加剧在继续扩大,更为严重的是有可能形成贫困落后的恶性循环。造成中国社会的断裂。
(三)、我国农民之间收入的区域差别的原因分析
(1)、自然原因。这是毫无疑问的。中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特别是土地肥力(土地肥力是土地的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的综合表现)的差异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历史文化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族发展阶段差距,在解放以前,由于长期的民族不平等政策,导致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相当落后。二是商品经济意识的薄弱,由于地理上的长期封闭,使中西部地区中的高原、山区的居民,仍然处于自然经济状态。(3)、发展政策原因。包括国家内部发展与开放政策两个方面:一是从对外开放政策看,从80年代以来,我国迅速的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但是,开放政策是有地区倾斜的,4个特区、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开放地区(环黄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均在东部沿海地带。二是从国内政策看,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国家投资的地区差距;其次,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地区差异。(4)、产业发展阶段的差异。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三大地带的产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是导致之后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5)、转轨不适综合症。在三大地区中,国有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均在降低,但从比重上看,中西部的国有企业比重均高于东部。从增长速度看,中西部国有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比东部高。但是,中西部的国有工业企业相对东部的相对差距减小了。而集体企业相对差距基本没有变化,但城乡个体企业的相对差距拉大了。但是,事实证明,只要企业能够尽快转变管理思维方式,从找市长变为找市场,加强科学管理特别是市场营销管理,中西部国有企业这种不适应症,是可以迅速改变的。结论:综上所述,导致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东部地区的差距拉开与拉大,是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其中,有些原因是难以改变的,如区位、自然环境等,而有些原因是外部导致的,主要是国家政策,这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加快国家整体发展的所必需付出代价。还有些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内部所致,特别是发展阶段的差异、商品经济观念落后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先进性教育浅论中国农民之间收入差距(7)在线全文阅读。
浅论中国农民之间收入差距(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