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农民之间收入差距(6)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存在与拉大是造成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市民生活与农民生活之间区别的经济根源。它损害了农业的发展,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这种损害是持续的,无报偿的。
3、二元社会结构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社会根源
现代生产力和现代产业,同传统生产力和传统产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一项特点,中国也不例外,旧中国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畸形社会,约占社会总产值17%左右的现代工业同占83%左右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同时并存是它的主要经济特征。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使二元社会结构凝固化的政策在我国实施几十年,虽然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却导致了我国农业的衰落、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据统计,从1952年至1989年,国家通过农业税和工农产品剪刀差形式从农业净提取7405亿元来发展城市工业建设。由于长期对农业积累的超度提取,农村资金被过量抽走,而大量劳动力又滞留在农村,工业对农业又无反哺,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手段的长期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比较效益低差。而农业比较效益低差又导致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都不愿意投资于农业,从而最终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下降。
二元社会结构既抑制生产,又刺激消费、助长浪费,加重财政负担。国家计划的二元经济结构,保护工人,损害农民,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社会效率的降低,因为它丧失应有的激励和压力机制。城市和工业在没有任何压力下走向低效率,农民在剥夺下走向贫困,社会发展走向缓慢。改革开放以前的二十多年中国的发展是效率的。1989年国家用于粮油的补贴达到400亿元,全民单位职工医疗卫生支出达到187.3亿元。另一方面,二元社会结构由于排斥了竞争机制,使社会趋向僵化、懒惰、保守,形成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社会基础,因而必然造成工业效率低效益差,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这样就必然造成财政捉襟见肘,减少对农业、农用工业及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投资,从而最终导致农业、农用工业及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长期落后,农民素质普遍低下。
二元社会结构由于造成了城乡之间的不同利益格局,因此也就切断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需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集聚渠道,导致我国城市化过程严重滞后。它似乎避免了“城市病”,却引起了更为严重的“农村病”。这就是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化、小城镇发展无序化、农业生产副业化、离农人民两栖化、生态环境恶化。
4、小农生产方式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历史根源
小农经济是我国的一大历史遗产。它之所以成为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支柱,一方面是由于封建政府采取“限田、均田、限息、永佃制”等保护措施,或农民反抗起义而造成修复小农生产方式的再生机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农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他们忍受封建政府、地主和高利贷者的三重剥削,用苛刻自己、多种经营的方式维持自己生存,甚至用牺牲部分必要的生活资料和萎缩再生产的办法来维护自己。这样,小农经济与贫困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生产方式对中国农村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它对农民思想的影响。这就是与小农生产方式相适应是小农意识,它严重阻碍农村的发展。
5、文化根源
与小农思想相适应的是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政策文化向来是重农轻商。士农工商的顺序反映了商人的地位。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孔子及儒家传统向来也是重义轻利。这是造成我国没有产生商业文化的文化根源。历史上有钱人不是继续扩大生意,而是买田置地,享受生活;他们也不敢太有钱。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中不具备产生近代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精神”。在农村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农民的开拓性,创造性极大的受制于这种文化。虽然我们被称为礼仪之帮,但是我国的社会诚信却为人所不齿。一般认为社会资本缺乏的国家,社会是低效率的,也很难发展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比如中国和韩国,两国的私营企业家族化说明两国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水平,这也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先进性教育浅论中国农民之间收入差距(6)在线全文阅读。
浅论中国农民之间收入差距(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