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认真实施“党员人才工程”,为活力和谐企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活力和谐企业建设能否真正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务工作者、党员和党建指导员队伍。我们要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下大力气实施好“党员人才工程”,为活力和谐企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要大力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要坚持通过内部选举产生、双向选择、公开招聘、推荐选派等办法,努力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会管理、有党务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选配到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重点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积极提倡有条件的企业实行管理层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倡党组织书记分管或兼任人力资源工作,提倡党组织书记兼任工会主席。企业党委(党总支)书记如果由党员业主兼任的,应配备专职副书记。上级党组织要切实维护好企业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合法权益,企业解聘党组织书记,应事先征求上级党组织的意见。要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建设,市、乡镇两级都要建立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及时把那些长期在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作、素质能力强的退休党员干部纳入人才库,并及时向企业输送和推荐。要进一步加强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实地考察等方式,组织他们学习党务和经营管理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二要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针对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数量偏少的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坚决纠正那种片面规定指标、人为限制发展的做法。要坚持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科技骨干、一线优秀员工上;要优先考虑在没有党员和未建党组织的企业发展党员,上规模的企业集团,发展党员工作要延伸至每一个成员企业和车间。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通过严格发展程序,坚持发展标准,推行关口前置,实施责任追究,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的经常性教育。认真按照《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要求,从非公有制企业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教育载体,积极推行错时学、轮班学、小组学、自学等办法,切实解决工学矛盾。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注重从兴趣中引导,从需求中满足,从快乐中体验,从参与中提升,使组织活动富有吸引力。要扎实开展“三培养两推荐”活动,积极抓好党员的培育推荐工作,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企业经营管理骨干,把党员生产经营技术骨干推荐为企业班组长和中层管理人员,把党员中层管理骨干推荐到企业决策层,最大限度地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内来。三要切实增强党建工作指导力量。对目前还未建立党组织的规模以上企业和党组织发挥作用比较弱的企业,各乡镇都要派驻素质好、能力强的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促进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要认真落实“三真”的有关要求,解决好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发挥作用。党建工作指导员自身要严格要求,作好示范。
第三,进一步深化工作内涵,为活力和谐企业建设拓宽路径渠道
建设活力和谐企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时代的进步,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一要在铸造企业共同价值取向上下功夫。铸造企业共同价值取向是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首要内容。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极力推进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要帮助企业努力营造和谐创业的文化氛围和不同利益群众平等友爱、互相协调、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文化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从培育企业精神入手,帮助企业提炼出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色、企业特点、健康向上,并能为企业各个层面认同的价值体系,塑造改革奉献、拼搏争先的企业精神。要积极开展荣辱观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满足员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要注意促进企业员工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企业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二要在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上下功夫。企业要有活力、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只有健康、科学、协调发展,才能为实现企业各方面利益创造物质基础,才能为员工成长成才创设平台,才能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条件。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制定完善党组织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措施,使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同轴共转、互促共赢。要积极争取业主和行政管理层的支持,建立健全党组织与董事会理论联合中心组学习会、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听证会、民情恳谈会、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厂务公开等制度,搭建企业与党组织、业主与员工的交流沟通平台,为参与决策提供制度保证。凡是事关企业发展和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管理层加强沟通交流,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党员群众认真讨论,群策群力,建言献策。要充分发挥企业决策层中党员的作用,通过他们积极反映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形成正确决策。三要在切实维护企业各方合法权益上下功夫。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活力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和主要途径。企业党组织要不断强化在服务中维权、在维权中服务的意识,主动加强同出资者、经营者的沟通协调,引导业主尊重员工、关爱员工、善待员工。要通过召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建立平等协调制度等,建立和完善维权机制,尤其当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有理有据地依法为员工做主撑腰。要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现状,全心全意、尽心竭力地帮助员工排忧解难,使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团结员工的和睦之家。要积极加强与所在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反映企业的要求和呼声,争取各方对企业发展的支持,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友好环境。四要在加强人才管理激励上下功夫。要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企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不断激发企业创造活力。要坚持强党与壮企相结合,通过党育人才、党爱人才、党荐人才,把各类人才集聚到企业发展上来,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要建立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企业人才制度,定期与人才谈心交心,增强人才的归属感,稳定人才队伍。组织开展“为人才办实事”活动,切实解决人才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困难,免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要引导企业完善人才政策措施,建立岗位、绩效、奖励三位一体的考核体系。鼓励企业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对优秀的中高层技术、管理人员,实行股权激励。实施“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计划”,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的同时,党组织要帮助技术、管理人才和有潜力的员工规划设计个人的发展定位,促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成才。五要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上下功夫。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支持企业和党员职工积极投身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和公益事业,在回报社会、为民服务中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当前特别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经济顾问、产业带动、合作开发、公益捐助等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引导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党员经营者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光彩事业以及其它社会慈善事业,为社会事业发展作贡献。六要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下功夫。要通过展示党员的先锋形象体现党组织的先进作用,切实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业主层面党员要在优化企业环境,争创企业品牌,依法照章,创建和谐劳资关系,热心社会公益方面发挥带头作用;管理层面党员要在贯彻经营班子决策,开展管理创新,联系职工群众,实行民主管理方面发挥带头作用;技术层面党员要在技术攻关,技能比武,课题研究,提高企业核心生产力方面发挥带头作用。要积极推行“一员双岗”和党员承诺制度,鼓励和引导党员根据自身条件,在做好本职工作岗位的同时,主动认领“为民服务岗”,力争每年承诺为职工群众办一两件实事,不断树立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形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和谐社会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