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民法院机关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人民法院机关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围绕审判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审判”的工作思路,围绕中心,主动融入,积极作为,有力地保证了人民法院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作为人民法院的机关党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最根本的就是要有效履职,发挥作用,努力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为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作风和组织保证。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的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警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正确适用法律,保障人民的权利得以实现。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权利得到尊重保障的建设目标,这给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人民法院机关党组织必须进一步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规范司法行为,坚持正确适用法律,通过司法指导、作出判决等,使法律漏洞得到修补,实现法制的统一。发挥法律的权威,保障人民的权利,认真落实宪法规定,全面保护人身、民主和财产权利,努力解决“三最”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的权利。
(二)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是法院的重要职责。在刑事审判工作上,要严格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严格依法办案的精神,继续依法严厉惩罚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执行“严打”方针,处理好打击与预防的关系。坚持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预防犯罪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落实依法公开审判制度,配合最高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工作,做好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工作,着重在庭审上狠下功夫,加强死刑被告人的人权保障,确保死刑案件审判质量。通过树立科学的刑事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罚犯罪,依法保障人权,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加强民商事调解,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法院最最重要的职能是定纷止争。当前,在民事审判上,要严格执行调判结合的审判原则和主体平等、不偏不倚的精神,达到“案结事了、胜败皆服、定纷止争”的目标,切实维护公平和正义。要充分运用司法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在更大范围、更广大领域内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家庭、社区和邻里关系的安定,有效地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发挥平等协商、平等对话的功能,创造更为和谐的气氛;充分体现法官居中的作用,体现公平、公正的职能作用,体现司法公开、透明的特点;有效地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
(四)加强行政协调,促进官民和谐。在行政审判上,要积极引入行政协调机制,在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基础上,将协调机制贯穿于庭前交换证据、庭审过程和庭审后宣判前三个阶段,充分了解纠纷的产生原因及当事人的诉讼目的,积极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促使当事人达成庭外和解协议,借助更多的途径和方法平等保护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执行和解,减少执行对抗。要努力解决“执行难”问题,积极营造执行和解氛围,充分利用执行案件各阶段宣传法律,用法、理、情相结合的方式教育感化当事人,尽量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增大执行和解机率,减少对抗,化解矛盾,增进和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和谐社会浅谈人民法院机关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