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力求调解实效,提高办案效果和质量。
劳动争议案件办得质量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保护,而且也直接影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形象和权威,更是关系到劳动法能否正确实施的大事。我们在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中,从咨询到立案、受理、调查、取证、开庭、结案和卷宗的归档,以及建立回访制度、都遵照了《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去做的。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的办案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了增加办案工作的透明度,强化办案效果和质量,我们坚持实行仲裁委员会领导下的仲裁庭独立办案制度,对重大疑难案件和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实行仲裁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实行“三优先”。即:立案与处理做到对老弱病残者优先,外地当事人优先,矛盾易激化的劳动争议案件优先。集体争议案件,需裁决的案件,及时向上级仲裁委员会请示汇报,以便更准确、更快捷地处理争议。经过仲裁裁决的案件,全部实行公开开庭,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我们实行仲裁员仲裁庭办案制度,有案即有庭,一案一庭。同时我们针对人手少、案件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简易程序,大力推行独任制审理,独任审理的案件占总数的90%以上。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仲裁员的综合素质。
要做好劳动仲裁工作,就必须要求从事劳动仲裁工作的同志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既要精于劳动业务,又要通于法律事务。劳动仲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争议处理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劳动争议仲裁队伍是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客观要求。我们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出发,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神,苦练内功,外树形象,提高办案能力。首先,大力发展仲裁员队伍,从以往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专职和兼职的仲裁员队伍中,真正能独立或参与办案的很少。因此,除了发展乡镇仲裁员外,在城区主要发展专家、律师以及长期从事劳动工资和劳动法律工作的人员,做到培养出来就能办案。其次,组织仲裁员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和交流,是尽快适应当事人选择劳动仲裁员制度的需要。采取培训、开展调研、举办案例分析等措施,努力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再次,聘请从事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经验丰富的仲裁员、法官、教授讲课,深入研讨劳动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劳动争议面临的难点、热点问题。我们还要求所有仲裁工作人员都实行挂牌上岗,并将“当事人选择仲裁员服务台”、“申请劳动仲裁须知”、“当事人权利义务”等在办公场所公示,为方便群众监督,对办案过程也实施公开,杜绝暗箱操作,使办案结果公正、合理,真正做到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
6、做好回访工作,虚心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按照上级精神,我们建立了回访制度。今年以来,我县仲裁委员会为确保劳动争议处理结果有效落实,切实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终结后进行回访,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我们通过走访双方当事人,听取双方当事人对处理结果的反映,也便于我们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案质量。同时,对重大疑难案件,不服仲裁裁决诉至人民法院的案件,加强同人民法院的联系,对仲裁裁决和判决结果,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分析提高,及时总结提高办案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案件处理质量,为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到目前为止,我们立案处理的案件双方当事人都给予较好的评价,他们讲比上法院省时间,又省钱。在回访中,我们了解到经仲裁委员会裁决某厂解除劳动合同一案,当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被诉人应付申诉人的经济补偿金只付给50%,我们找法定代表人再次宣讲有关劳动法律法规。通过做工作,法定代表人立即通知申诉人速来领取应给的补偿金。实践证明,回访制度是很受双方当事人欢迎的,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搞下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和谐社会做好劳动争议工作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