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真正的发展前景在于培植支柱产业。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发展是泸西的头等大事,而经济总量的扩大又是发展泸西经济的头等大事。泸西目前的发展后劲是什么?除了争取基础设施项目一次性有点税收外,更重要的是培植支柱产业。因为基础设施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换言之,就是为产业的发展创造环境、奠定基础,它不直接带来产业的提升。基础设施的投入必须通过产业发生效益来回报,不然投入成本就非常高。一条公路修通后,如果相应的支柱产业建立不起来,税收不增加,财政收入不增加,搞基础设施欠下的债永远赔不清。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对任何竞争性领域进行投入,要投入就得招商引资。因此,要通过招商引资加大对竞争性领域的投入力度,培植支柱,培植税源。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一靠投资环境,二靠干部素质。现在,一个成熟的投资商,他不会在税收上跟你谈什么优惠,不会要求通过让税让利来获取利益,因为他知道县级人民政府是没有税收优惠权的;他非常明白,提高效益必须依靠减少投资成本和资本的运行成本来;他最关心的是,办一件事情,几个小时能办下来、几天能办下来,我去做这件事情,会不会无端冒出另外的麻烦来。所以,投资环境要通过行政行为的规范来理顺。再说干部素质。干部素质包括思想解放程度、技能技巧等。在思想解放方面,关键要在思想层面上解除小富即安、怕冒风险、求稳所乱的思想束缚;在技能技巧方面,要求干部通过学习、锻炼,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资本运作的能力。我们怕受骗,是因为我们弄不清楚圈套在什么地方而假设投资人都是坏人。我们要通过运作,弄清风险和圈套在什么地方,清楚了就会运作,不清楚就运作不了。任何投资者总是希望获取最大的利益,投资的目的就是要赚钱;而我们要知道怎样才能获得“双赢”,只想自己赢,投资商不会来,投资商不是慈善家,人家得先把钱赚了才会做慈善家。所以,要把通过学习提高参与资本运作的能力、在“双赢”的理念下搞好招商引资作为我们的共勉。在这一点上,没有突破就是空谈。
(二)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既要求制度要完善健全,也要求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技巧还得再提高,工作作风还得再转变。直率是我们泸西人的特点,但直来直去只是一种性格和一种表达方式,不等于泸西人不需要尊重。一些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焦点性事件,在其它有些地方也许不会发生,但在泸西就会发生,这除了民风强悍、淳朴这些因素以外,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如果作风深入一点,掌握的情况全面一点、真实一点,处理问题的办法周密细致一点,是不是可以避免一些事件的发生?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一要从制度层面完善制度、规范行政行为,二是要改进工作方法方式。
(三)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高泸西民众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教育出来的。为什么有的人有教养,有的人没有?说明教育至关重要。教育分为两块,一是基础教育,二是专项、专题教育,特别是要把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与我们基础教育的德育课教育结合起来。实际上,我们的德育课经常脱离实际,甚至一部分德育课老师只会照着书本念。还有,我们很多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道德水准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学生,有正面的影响,也不排除有负面的影响。我在石屏曾经讲过一个观点:教育发展了,人都有教养、有文化、有道德、守法律,公检法的活计就少一点;反过来,法律是划一个框框,框框里面拉着电网,走不对就出事。公检法是出了事才有工作,而教育是抓源头的基础性工作,不是划框框引着人怎么走。所以,法制建设不但需要,而且非常需要,但教育引导更需要,况且教育引导的成本要低得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专题讲话(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