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为动力,强调“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对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各个环节进行,但其中主要是在目标统领下对课堂的组织教学、教学方法的反思,因为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依据。教学反思按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现结合变向运球为例,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学前的反思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教学后的反思,忽视了教学前的反思。实际上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课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1.起点是否合适
起点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只有起点合适,才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有兴趣学。起点过低学生不愿学、厌学;起点过高,学生难掌握、怕学。如初一学生的篮球运球教学中,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大多的学生都能拍球,如果一味的让学生从头开始,学生会产生厌倦、不想学的念头,所以在了解学生基础上,必须变化运球的方法,可以从变向运球开始学习,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重点是否突出
重点是一节课内的枢纽,在时间分配上必须保证重点的练习时间,同时辅以重点内容的练习方法,引导和启发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让每个学生做到心有重点,练有重点,这样才能使一堂课有个灵魂。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要突出“变向”二字,同时运用不同的形式来练习,如变向跑、变向运球追逐等。也可以启发学生从变向的字面上进行探究,自主的学习,让学生在学、练中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做到有顺序,有目的的变向运球。
3.难点是否突破
难点就是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即动作技术)。它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来综合,根据实践的需要来变化,在变向运球突破中除了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外,还必须有良好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这样才有可能突破并能合理的运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过“桩”的方法进行难点练习,视情况可以进行二人一球的对抗,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控制球的能力。
4.讲练是否透彻
动作技术在理论理解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一些身体的强化练习才能得以掌握。每个学生都喜欢篮球运动,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把练习的手段方法当做一条主线,通过精确的讲解、示范,来引导学生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引导学生竞赛,同时在巡回指导中纠正学生一些错误的练习方法,以便学生能正确的学,愉快的学。
二、教学中的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主动地在教学过程实施中的反思,这种反思能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目标达成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组织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灵活,巧妙调控,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1.学生在课中的参与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少参与,就算不上“主体”了。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还是被动的、应付的。
2.学生在课中的交流
交流是培养学生友好往来,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课堂中,教师只有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可以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的。教学中我常用“随机式”的分组方法进行交流,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但由于素质的差异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于是可以用“朋友式”的组合方式进行合作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交流的气氛相当浓厚,学生的个性更能无拘无束的发挥。因为他们是朋友,从而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减少了个体的差异,因为他们为了这个合作体进行互助,使自己的这个合作小组能全面发展和提高。在变向运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朋友式”交流,合作式的学习,发现许多变向运球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教学反思三部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