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约将乐县农村文化发展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从整体上看,与党的要求、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
1、思想认识存在误差。部分领导干部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集中精力搞经济,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虚指标,抓与不抓无关紧要,临时突击解决问题;有的认为辖区文化阵地基础薄弱,工作与先进无缘,或怕频繁检查,表现出口头上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等。在这些思想的支配下,许多基层领导干部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文化阵地建设工作,工作被动应付,没有明显实效。
2、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这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文化部要求乡镇政府要保证文化事业经费,并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在乡镇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用于文化事业经费不得少于1%。很多乡镇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对文化经费投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法定性,文化事业经费捉襟见肘。
3、文艺人才严重匮乏。文艺创作、表演、管理等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几乎没有对口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才。乡镇文化队伍令人堪忧。将乐县13个乡镇,有8个乡镇配备专职人员,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1名。就这几个文化专职人员,也没有做到专职专用,大多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干着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有的在编不在岗,无暇搞文化工作;有的身在其位,不谋文化之事;有的对文化工作是门外汉。和农村其他事业相比,文化工作相对清苦,做出的成绩又很难得到及时的肯定,文化专干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
4、民间文化艺术挖掘、整理力度不大。将乐自古以来,崇尚教育,重视文化,有悠久的地方传统文化和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由于对民间艺术重视不够,发掘、整理力度不大,使一些珍贵遗产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
5、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影响在加深。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资源匮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先进文化阵地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一些封建的落后观念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烧香拜佛、占卦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仍然存在;打架斗殴、酗酒闹事、聚众赌博、色情演出等违法乱纪事件时有发生。个别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是玩麻将、斗地主、打“爆炸”。
三、农村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村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体现着全体社会成员基于共同的生活条件所形成的共同的奋斗目标,反映着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根本利益,它结合着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情感,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坚强团结,为着实现共同的社会理想而百折不挠地奋斗。因此,农村文化建设能够通过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联系各种社会群体、使之超越具体利益关系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农村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县(区)域经济的非常时期,加快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从历史的角度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国家发展到一个新的上升的时期,社会进入关键性转型时,我们就需要重新校正我们的价值取向,需要发展我们的和谐文化。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农村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途径初探(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