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学生先以简单的线条进行比多、比少的训练,画出线段图,再看着线段图,说出带“比”字的应用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老师所设计的情节中,通过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进入教学重点的领地。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很微妙的,试想一下,如果教师直接给出几道带“比”字句的应用题,让学生解答,再比较,没有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没有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是不是索然无味呢?学生会感兴趣吗?
思维训练四:请同学们把问题和一个条件对换,编成不同的应用题。4人一组,先互相说一说。学生的潜力很大,编出了如下的应用题。
应用题一:二(4)班有男生和女生共31人,女生有14人,男生有多少人?
应用题二:二(4)班有男生和女生共31人,男生有17人,女生有多少人?
应用题三:二(4)班有男生17人,女生比男生少3人,女生有多少人?
应用题四:二(4)班有女生14人,男生比女生多3人,男生有多少人?
应用题五:二(4)班有男生17人,男生比女生多3人,女生有多少人?
应用题六:二(4)班有女生14人,女生比男生少3人,男生有多少人?
在学生说出所有改编的应用题后,要求学生进行解答。前4道题学生很容易就解答出来,后两道一部分学生出现了解答困难。这时,老师对能正确解答的学生给予肯定,并说明象这样叙述的应用题,我们在以后将会继续学习。
后两道题的出现,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虽然只有少数学生冒出了火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思维的火焰被点燃了。
思维训练五:这时设计一个课间活动时间,让学生听指令,做动作。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说什么动作,就做什么动作;另一个是说什么动作,就做相反的动作,比如,老师说:“坐下”,学生就站起来;“向右转”,学生就向左转等。这一环节体现在训练学生的正反思维判断能力,学生好象是在玩,又好象是在学,就这样在紧张、开心的氛围中又完成一种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六:设计选择题进行类比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拓展思维训练的宽度。
出示第一题:小红身高120厘米,小军的身高比小红高5厘米, ?
选择正确答案后,要求学生根据这道题,如果知道小军的身高,要求小红的身高,该
怎样叙述?学生很快说出“小军身高125厘米,小红的身高比小军矮5厘米,小红有多高?”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教学的成功,学生能以“小军的身高比小红高5厘米”说出“小红的身高比小军矮5厘米”,说明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学活了,活学活用了。
出示第二题:小红体重35公斤,小军的体重比小红重2公斤, ?
学生在正确解答后,按要求说出了“求小红有多重?”的应用题:“小军体重37公斤,小红的体重比小军轻2公斤,小红有多重?”
出示第三题:小红今年10岁,小军的年龄比小红大3岁, ?
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要回答问题,求“小红有多少岁?”老师刻意挑选了一个平时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给学生一个大的创新思维空间(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