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胆创新,深入实践,完善体系规划、着力项目研发、加强阵地建设,使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目前,我区的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仍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对以往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开展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应该在阵地建设、工作体系规划和项目研发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积极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问题和新要求。
1、明确责任,科学分工,建立统一协调的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体系
就现在的青少年工作体系而言,包括学校德育系统、团队组织、社区青少年工作者在内的所有工作队伍都或多或少地承担着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任务,但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科学的分工,难以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在心理调适的工作内容上也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有重复教育和教育缺失的现象存在,因此统一规划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势在必行。
可以通过规范工作流程、制定辅导大纲、建立档案管理、加强信息交流来建立统一协调的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体系。在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广泛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室开展对个体的心理辅导,特别是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在社区,可以通过社区青年中心开展的团队活动解决青少年在社会活动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社区心理辅导站指导青少年开展自我心理调适;在家庭,可以通过对父母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巩固青少年在学校和社区接受的心理调适的成果。三个方面的工作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定期交流,紧密衔接,这样就可以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提高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普适性和针对性,形成严密有序的工作体系。
2、加强项目研发,形成青少年心理调适的工作菜单
我区各中小学校开展的“阳光心语行动”是典型的通过项目研发和模式推广进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范例,其中有许多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广泛开展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需要有大量的工作载体,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可复制和推广的模式也大大缓解了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缺乏的困境。
可以通过成立“**区青少年工作研究会”,对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相应的项目方案,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广泛推广,定期收集反馈意见,不断改进项目的设计,逐步形成具有**区特色的青少年心理调适的工作菜单,提升我区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3、多方整合资源,在社区建立青少年心理调适辅导站
我区各中小学校均已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主要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调适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社区建立心理辅导站的必要性。一是社区建立辅导站是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体系化的必然要求;二是青少年的自尊心普遍较强,在学校接受心理辅导,首先要克服在“熟人”环境中接受心理辅导的心理障碍,而社区心理辅导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三是建立社区阵地开展心理调适工作,可以自然地拓展青少年心理辅导所涵盖的范围,不只局限于作为学生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困惑。
建立社区青少年心理调适辅导站,可以参考目前我区青年中心的建设模式,多方整合资源,引入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高校专家学者、区内中小学心理辅导老师及社会招募的专业志愿者,为社区内青少年提供无偿或低价有偿的心理调适服务,社区团队组织也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依托辅导站开展大量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题活动,实现辅导站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双赢。同时,在青少年工作力量相对较强的的街道,联合高校相关专业院系,开展《现代城区社工体系的建立与研究》的课题探索,将建立辅导站作为实践内容,不断改进和修正现有工作,积累经验方法以便推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青少年心理论文-青少年心理调适工作的探索与思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