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一步开发利用教学档案的思路
教学档案是教书育人的科学记录,进一步开发教学档案,对于总结办学经验,摸索办学规律,开展教学研究,以及对师生进行思想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要把教学档案纳入学校档案工作中。
教学档案是学校档案的主体,应纳入学校档案管理的范畴,学校档案工作要把重点转移到教学档案工作中去。
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提供必要的条件是开发利用的前提。
首先是学校领导要增强教学档案的意识,把教学档案看作是一笔最大的无形资产,是广大教师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如果利用好这笔资产,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是广大教师队伍要注意各种教学活动记录、学生活动记录的完整。教学档案的积累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即有学校领导、教师的,又有学生的,来源广泛,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便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完整的教学档案,更谈不上教学档案的开发利用。
(二) 改善档案管理人员结构,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要么是兼有教学、文书、打字、图书管理等工作,要么是年老体弱,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职员担任,要么是从教学第一线退下来的教师,他们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知识,但是缺乏档案知识,只能 做一些具体的诸如保管、调卷等工作,但无法使教学档案立卷规范标准化,更谈不上计算机管理教学档案和教学档案的编研工作。因此必须改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结构,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有教学档案知识,又有教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建立一支教学档案的骨干队伍。这才是深层次开发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根本保证。
(三) 应用计算机管理教学档案。
每一所学校形成的教学档案数量都是非常庞大的,手工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事业,也适应不了教学活动的需要。因此实行计算机管理教学档案是当务之急。如将教学档案中的学生档案各项内容输入计算机,并配置相应的计算机管理教学档案的软件,就可以发挥学生档案检索、统计、打印等多方面功能。还可以将教师的每一堂公开课、观摩课的教案输入计算机,按姓名、学课、级别等分类,建立专题,以满足教学、教研多方面的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计算机网络,促使教学档案的信息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由于学校规模有大有小,教学质量有高有低,教师教学水平各有特长,由此形成各有特色的教学档案,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满足教学的不同需求,实现教学档案共享。
(四) 开展教学编研工作。
教学档案中的原始材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真实记录,是开展教学档案利用的基础,但这只是资源矿藏,尚未提练成原料,更没有加工为成品。由于第一手材料的原始性、信息分散,给利用工作带来不便。只有经过归纳、综合、筛选、浓缩、汇编后的档案编研成果,信息有序,才能使利用者迅速获得所需的有效信息。如选编一些本校毕业的、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学生或曾在本校教学的优秀教师简介,以对师生进行传统教育和提高社会知名度。如组织力量将本校历年来的公开课或观摩课教案汇编成专题汇集,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学档案的价值更大。如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还可编辑《语文教学法》、《数学教学法》等编研材料,交流教学经验,使学生得到最佳的教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教学档案开发利用的探索与与实践(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