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营造稳定有序的外贸环境。多渠道改善通关环境,力争实现进出口货物量50万吨、贸易额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10%。
(三)全力运作重大项目,打造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力促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品牌拉动、包装上市”的原则,加快完成合作中心策划、规划、政策争取和招商工作,力争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二是全面启动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积极主动做好项目前期各项协调工作,确保国际物流中心今年3月15日启动建设、11月完成一期主体工程。三是全力促成中央商务区一期2.5万平方米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四)强化招商引资战略,实现工业化全面提速。精选项目,深度策划,战略化招商。突出项目库、招商引资网站和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加强项目的开发与研究编制一批符合霍尔果斯产业导向和经济发展长远规划的重点项目,着力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确保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1亿元,较2005年增长81.3%。
(五)坚持城市经营理念,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围绕规划、建设、管理的主体,彰显特色、打造品牌。建立城市规划体系。归集和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有序推进友谊路商品一条街改造工程,加快卡拉苏河两岸商住开发进程,逐步改善城区道路、供排水等公共设施,加大亚欧路等主要街道改造力度。充分利用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名片”效应,打造霍尔果斯城市品牌,建设独具特色的边境口岸城市。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建设涉外商贸旅游基地。科学编制霍尔果斯旅游产业规划,有效利用涉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实施特色旅游发展战略,建设独具特色的涉外商贸旅游基地。围绕建设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积极争取中国公民免签证赴哈旅游制度,鼓励支持区内外企业投资霍尔果斯旅游业。
(七)提升市场聚集功能,培育中亚区域性配送中心。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建设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口岸要素市场汇集、经济发展环境趋活。依托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重大项目和进出口、区位、交通、环境等相对优势,挖掘市场潜力,整合现有市场资源,逐步建设分类市场,引导形成上规模、上档次的商品交易和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培育形成有较大辐射力和带动产业功能的区域中心市场,努力打造我国面向中亚、西亚的中心市场和区域性商品配送中心,促进进出口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快速升级。
(八)深入实施经济圈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推动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繁荣。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以战略的眼光提升兵地融合发展层次。整合两地优势资源,加强城区规划对接。做好与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的梯度分布,形成三区联动效应,培育霍尔果斯经济圈工业体系。立足口岸优势和兵团区域农产品加工优势,引导企业投资发展纺织品加工,建设轻纺加工基地。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拉动经济圈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区级、州级、县级再就业基地,继续推动周边区域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
(九)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社会。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是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二是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三是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各项措施,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
(十)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提高执政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不断增强广大干部党性观念、群众观念、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教育,着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试行“后备干部使用链”,形成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的良性竞争机制。三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四是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突出加强思想教育、规范政府行为、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机制、严格考核奖惩等重点环节,开展政府效能建设活动,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五是建立完善“立体监督”制度,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在维护良好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保驾护航作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霍尔果斯口岸情况汇报(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