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0-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三是经济发展一定要从改善人民生活出发。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前30年,我们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绝对化,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形成重工业的内部循环,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滞后,造成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给不足,不得不以票证限量供应。改革之初,我们调整了这一战略,重视发展农业和轻纺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举甩掉了短缺经济的帽子,农轻重之间、消费品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比例协调了,经济发展才步入了良性循环。

  四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五”时期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到改革前,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相当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强调要搞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十一五”规划提出把自主创新作为促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随着国家制定的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科研成果大批涌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起到越来越大的带动作用。

  五是促进城乡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而地区之间的差距实质上也反映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通过五个统筹来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正在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广大农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巨大发展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出来。最近六、七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排在全国各省区市首位,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个领跑者,充分证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正在得到落实。

  六是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是近些年来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包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的需要,不仅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要求大力增加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这就要改革社会事业管理体制,除了公益性社会事业要增加财政投入外,其余的要尽可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刺激其加快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后,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受到普遍重视,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将为人民提供更加良好的公共消费环境。

  七是在经济发展中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各级干部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加大治理力度,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出现好转。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再造秀美山川的理想定能实现。

  奇迹将引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

  60年经济奇迹的创造,源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机制。这就是改革“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从物质利益上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目前正在通过先富帮后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此外,通过不断完善计划、财税、金融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平衡机制,在保持供求总量大体平衡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摆脱了经济大起大落的困扰,使国民经济走上了平稳较快的发展轨道。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改革和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改革前30年应当说我们也是开放的,为了打破国际封锁,我们做出了艰苦的努力。改革开放后,国际环境不断改善,我们从发展外向型经济到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类资源,学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取天下之资金、技术、人才、资源为我所用。随着对外贸易、投资规模的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将开辟新的空间,在互利双赢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新中国的经济建设(2)在线全文阅读。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qishi/jingjigongzuo/411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