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充分认识“提高普查能力是质量控制的要害”。
要搞好经济普查工作,人的因素最重要。普查数据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普查能力高低。一要从源头上把关。认真做好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聘,配强普查力量。经济普查内容多、专业性强、要求高,现场登记工作难度大。对普查人员的选用一定要坚持选用讲究原则、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有责任感、勤业敬业、具备一定的统计知识、并对普查区域情况较为熟悉的人员。二要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统计法》和《经济普查条例》,尽快熟悉普查工作方案和各项普查报表知识,明白普查表的指标含义,清楚表间的逻辑关系,懂得指标的填报要求,对相关业务一定要做到应知应会,凡事勤问多记深虑。强调恪守职业道德,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行为,严格替被调查对象保守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努力打消被调查对象的思想顾虑。三要摸清基本情况。将家底摸清摸实摸准,为正式经济普查打好基础、打实基础、打牢基础。单位清查摸底工作要确保单位不重不漏,首先要做到普查区域的界限明确、责任分明;其次是小区清查时要逐个排查,不留死角;再次是对清查结果要分门别类,对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工商户,按普查规定,对照“属地”、“在地”的原则,进行排列统计,为正式普查填表登记打好基础。最后是设立基本单位(包括个体户)最低控制线。在清查前,对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和工商、税务、市场管理、交通、民政、编制、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行政登记、年检年审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片区、分行业汇总出个体经营户和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底数,作为此次清查的最低控制线。四要试点实战练兵。试点既是普查全过程的预演,又是对普查方案及普查的各项组织安排进行检验的重要阶段。试点不仅要摸索和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并据此对普查方案及各个环节的工作加以改进和完善。要选好试点单位,让普查工作人员在学中干、干中学,把工作方案运行一遍,发现问题及时复查查询,及时勘误纠偏,严格按照填报要求全面、准确填报,确保填报项目不缺,填报指标不错,填报数字真实,填报手续完备,使普查工作人员通过试点实战快速熟悉工作业务、快速提高普查能力。对试点中可能暴露出的诸如“普查员对普查对象的界定不清(包括对经济普查登记对象范围把握不准和对在地登记理解不清及对从事多种经营的户分开登记人为增加个体经营户数量等问题)”、“业务操作不够规范、统一(包括对个体户名称不明了地址不详细等现象和对登记对象的归类缺乏统一性及行业编码不统一等问题)”、“数据处理欠规范(包括录入不规范和漏录、重录现象及审核、录入、数据处理脱节等问题)”,及早找到解决办法。
第四、认真领会“突破普查难点是铺开工作的关键”。
由于是首次开展如此内容多范围广要求高的经济普查,难点问题不少,如工作人员抽调难、保证培训质量难、摸清普查对象难、入户普查登记难、填报好普查表难、数据技术处理难、筹措工作经费难、相关工作协调难等等。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许多问题已得到解决。目前最主要的难题有两个:一是如何搞准个体户数据,真实地反映个体经济全貌。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数量巨大,分布面广,流动性强,对普查的配合程度低,使其成为这次经济普查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对个体经济的调查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对个体经济必须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而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普查区为基本单元进行抽样则是比较科学和可靠的。因为虽然对于每一个个体户来说其经营地点的变化很快,但对于一个行政区、一条街道,其变化是有序的。对个体经济的抽样调查必须结合典型调查进行数据核实。由于大多数个体户怕露富,怕统计调查与税收相联系,往往不愿如实申报,尤其是对一些支出、利润等指标,而这些指标恰恰是我们统计调查最需要的关键指标。在同一行业、同一地区和规模相近的个体户之间,其收支情况具有一定的趋同性,通过典型调查很容易找出一个平均数。以典型调查的数据核实评估抽样调查数据,会更接近实际。另外,在普查中我们要做到“三清一比”,即要理清其交纳税赋,摸清其日常费用,弄清其类似个体户经营状况,在这“三清”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算汇总比较,评估这一调查户自己申报的数据。可根据业主的支出情况推算营业额。普查员在进行普查时,可根据房租、水电、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上交税金等比较容易掌握的资料推算出营业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如发现个体户填报的数字过小,应及时问清原因,如有瞒报、漏报,可要求业主及时改正。也可根据同行之间数据进行推算。对于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的个体户,可根据同行之间的比较,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从而推算出接近客观实际的数据。总之,要真实地掌握个体户的经营情况,不仅要帮助文化水平不高、帐目不全、不熟基本统计知识的个体户正确地算好普查指标数据,还必须“多管齐下”,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科学会诊,落笔有据,才能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二是如何搞准服务业数据,确保服务业普查登记数据质量。在经济普查工作中,服务业涉及的行业多,范围广,经营地点分散,情况也最为复杂,现场调查登记难度大。应组织一些有经验、法律意识强的统计人员,针对普查工作中入户登记难、协调配合难等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对不配合的单位进行逐一走访和核实,了解存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汇报和解决,对部分钉子户要坚决执法。同时,建立统计违法通报制度,随着经济普查的不断深入,将一些重大统计违法事件通过各种媒体进行曝光,使违法者认识到统计违法必会受到惩罚。适时召开企业主座谈会,为普查登记打好基础。企业主特别是第三产业和招商引进的外地企业主,容易出现以保守商业秘密、优化环境为由,不配合普查登记的现象,应以政府名义召集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主开会座谈,争取他们的配合,并以其影响其他业主,减少直至消除阻力。对服务业普查数据质量要利用动态趋势分析、结构对比分析、相关指标关联分析等,观察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检查是否有因数字差错而引起的趋势性变化;观察普查对象经营活动各指标间存在的一定结构比例关系,检查这些结构关系变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相关指标的连动情况,检查分析某个指标的可信度。在普查中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把握“访”的时机,注重“讲”的效果,增强“看”的能力,讲求“问”的艺术,提高“算”的本领,掌握“比”的方法,最大限度获得普查对象的配合和支持,获得全面、真实、可靠的普查数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对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