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立足环境建设,营造适于创建项目开发型乡村干部队伍的浓厚氛围
营造宽松和谐的经济、行政环境,通过强化服务、适时引导,为乡村干部开发建设项目提供必要的创业条件,为项目开发型乡村干部的成长提供保障。一是明晰工作职能,适时调整乡村工作重点。根据当前农村工作新形势,鼓励乡村干部把工作职能重点放到围绕项目开发搞服务上,把主要精力集中到项目开发建设上,明确工作导向和工作重心。从而迅速实现乡村干部工作职能转型,推动乡村项目开发建设进程。借助乡村换届选举契机,倡导和支持项目开发型的乡村党员干部参加选举,优先考虑思想解放、善于研究思考上项目的乡村干部走上主要领导岗位,从而切实解决好乡村干部不会抓项目、不敢抓项目、不愿抓项目的问题。二是加强基础建设,为乡村干部开发建设项目提供保证。招商引资上项目,硬件建设是基础。乡镇和相关部门立足增强乡村项目建设引力,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和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方式,结合“改乡村面貌,建美丽家园”工程,加大对乡村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防汛、抗旱等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的配套设施。进一步扩大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加强农村信息网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乡村上项目、引资金的竞争能力。三是放宽创业政策,构筑乡村干部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优势。在不违背上级政策的前提下,在用地审批、相关手续办理、税费收取、交通运输等方面尽最大限度给予扶持帮助。在资金方面,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尽力满足乡村项目开发建设的合理需求。乡村干部招商引资项目,除落实相应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还可根据县情实际,出台具体政策,对乡镇实行上缴税金超收奖励、一次性重奖等办法。对通过上项目办企业等途径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国税收入计划的,超收部分按30%奖励给乡镇;超额完成地税收入计划和财政收入计划的,超收部分按50%奖励给乡镇。四是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打造乡村干部开发建设项目的服务平台。农委、经济计划局、工业办、项目办等相关部门,对于有意向性的乡村项目,帮助搞好考察论证、可研立项、前期准备等项工作,同时在资金筹措、效益分析、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扶持,增强乡村干部研究开发项目的能力。纪检监察部门加强了对阻碍和破坏乡村项目建设行为的打击力度,其它各相关部门也都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在乡村项目建设上实行“一路绿灯”,从而保证乡村项目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强化激励约束,落实项目开发型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以保持党员先进性为契机,以服务大局,助推发展为目标,建立让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县、乡、村三级书记作为抓项目开发型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包乡包村领导把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作为包扶重点,竭尽全力帮助搜集信息、联系门路、引进项目、兴办企业。对充分论证可行、有一定基础、比较成形的项目,可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过现场办公、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方式,切实帮助乡村解决项目建设中的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难题,保证和促进项目开发建设。二是探索优秀项目开发型干部交流机制。选择一批市场经济意识浓、招商引资本领高、创办项目能力强、已经锻炼成熟的优秀乡村干部到经济发展慢或没有项目和企业的乡村进行兼职或任职,并且提拔到主要领导岗位,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以强带弱,实现同步推进,共同发展。三是完善奖优罚末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引来大项目、办成大企业的乡村干部,在政治待遇上,提拔重用或优先评为先优模;在物质奖励上,适当提高工资,也可一次性重奖,激发他们大上项目、大办企业的热情。对于在项目开发建设中动作迟缓、无所作为,通过培养还达不到标准的乡村干部,坚决予以调整。县委协调相关单位和乡镇,把乡村两级项目建设工作列入重点督查事项,跟踪问效。出台了《项目开发型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和《考核认定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把各乡村项目开发建设的成效作为乡村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点。每半年对项目开发型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和综合评定,并认真兑现奖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政司法紧扣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 努力培养项目开发型的乡村干部队伍—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