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 努力培养项目开发型的乡村干部队伍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两免三补”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如何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如何摆脱困境,迅速促进农民增收和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成为摆在乡村两级面前的重大课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青冈县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把项目开发建设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努力培养了一支项目开发型的新型乡村干部队伍。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检验,这是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紧扣形势需求,培养项目开发型乡村干部队伍
过去,能管好农民、收足税费的就是“好干部”,但现在管理职能弱化了,乡村干部今后干什么?集体经济怎么发展?怎么壮大?可以说,“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职能向哪里转”,成为摆在乡村两级面前最严峻的课题。综合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和青冈县工作实际,破解这一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上项目、搞加工,用项目提升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用项目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谋求发展,人是根本。要上项目,首先要有人才支撑。因此,建设一支项目开发型乡村干部队伍尤为重要。一是提高乡村干部执政能力,践行党员先进性的需要。评价一个干部执政能力如何,关键要看地方经济是否实现较快发展,群众生活是否得到明显改善。在集体收入渠道渐趋狭窄的形势下,乡村干部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转变观念,开发项目。只有项目建成了,才能拉动经济快发展,引领群众增收致富,才能真正体现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全县在项目建设的强力拉动下,各项工作开展都井然有序,干部工作也有了激情。二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检验,以农业为主的县份,大力发展玉米、畜牧、林业和特色绿色的“四大主导产业”,已经成为加快群众增收的主体,干部群众的发展共识和县乡村三级党政班子的工作重心。要发展壮大“四大主导产业”,项目是最重要载体和依托。如何通过项目建设把“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这一工作,人才至关重要。因此,在乡村培养一支能抓项目、善抓项目的干部队伍已是大势所趋。三是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在各乡村上马一批拉动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缓解农村集体经济压力、促进农民增收。就拿青冈县来说,如果全县有50%的村能像建设乡新合村和中和镇四排六村那样,积极发展强村富民项目,人均收入超过5000多元,那么青冈农村经济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也为早日实现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项目开发型乡村干部队伍,大上项目,就是抓农民增收,就是抓村集体经济发展。四是焕发乡村干部创业激情,培养致富奔小康带头人群体的需要。从农业县份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来看,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广大乡村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还远远不够,工作动力和创业激情还没有完全迸发,思想封闭保守,创业意识不强,创新突破不足,等靠思想严重,工作方法陈旧等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引导和鼓励乡村干部千方百计上项目,提高搞招商、办企业的能力和素质,不但是焕发乡村干部创业兴业激情的现实选择,也是培养致富奔小康带头人群体的实际需要。建设项目开发型乡村干部队伍,绝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标新立异,而是顺应农村新的发展形势、体现群众所想所盼、经过实践成功检验的富民、强乡、兴县的务实之举。只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广大乡村干部一定会以思想解放的崭新面貌、善抓项目的实际能力、加快发展的突出业绩赢得群众的认可,迎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政司法紧扣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 努力培养项目开发型的乡村干部队伍—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