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校防范投资与筹资风险的出路
(一)投资与筹资风险,同病相连;将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一箭双雕
盲目性、追随性扩张既是无视财务风险的投资上失误之举,又成为诱发高校贷款风险的根源之一,因此,从根本上防范高校财务风险就是要实现高校未来发展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将战略管理模式引入高校的发展规划是当前的可操作之举。包括:
1.对各类高校的地理布局、发展及扩建规模等进行系统规划
建设时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要做出科学的分析测算,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2. 成立校际合作委员会
为避免盲目扩张,可以开辟强化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师资互聘、科研互助、优势互补等新途径。
(二)高校投资风险防范的措施
1.要建立相应的投资制度,引入风险管理
包括建立投资决策、执行和监督制度,设立决策委员会、投资专家团队和监督机构等等。每个投资机构都应有自己的投资原则,原则的确立有利于防范风险、分清责任。构建独特的资产分类及目标投资体系,严格执行资产配置目标并灵活运用。
2.要设立专门的投资运营机构,或交由专业投资机构代理
自有资产规模较大的高校,一般应设立专门的投资机构,以保证资产的合理、高效运营。如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都设有专门基金运作资产机构。即使缺乏设立专门投资机构的条件,也应由集体决策,通过合法渠道,将资产交给比较可靠的专业机构运作。
3.建立重大投资集体决策制和责任追究制
(1)由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实际执行中往往造成校长一权独大、一手遮天的局面,容易出现因个人的知识、能力有限或掺杂个人利益而形成的误判。为此,重大决策必须推行集体决策制,既能避免个人决策的片面性,又可防止损公肥私行为的发生。
(2)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是促成制度生效的法宝。单平因个人违规决策而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资格,无法与其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相比。而更为惨痛的是,现实中许多高校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重大损失并无人承担,从而导致同样的错误频频发生、屡禁不止。
(三)高校筹资风险防范的途径
1.构建高校贷款的外部监控与制约机制,明确责任承担者
(1)财政部门应加强对银行的指导,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在放贷前对高校的贷款规模、利率、还款期限、预期收入和偿还能力等进行科学评估,使高校贷款风险从资金源头上得到控制;(2)教育主管部门应对高校申请贷款的审核进行严格把关,调查所辖高校的经济状况,科学测算其筹资成本,预测其偿还能力,慎重批示;(3)杜绝政府对高校贷款风险的大包大揽,敦促其建立以高校法人代表为主体的责任机制。教育和财政部门要定期审查已定的高校贷款最高警戒线,对贷款余额超线的高校予以通报、停止贷款、暂停专项资金申请资格等处罚。
2.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1)设立专门的风险防范机构。高校应成立以校(院)长为组长、主管财务副校(院)长为副组长,财务、基建、纪检、审计、工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贷款资金管理中心,负责组织贷款项目的论证、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
(2)建立贷款使用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高校的校(院)长是高校贷款项目的总负责人,对全部贷款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效益性和偿还性负全责;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建设资金的有计划、安全合理的使用以及项目建设质量负责;各级财务人员应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负责,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刍议高校投资与筹资的风险及其防范(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