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剔除异常利润。
无论是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给企业带来的巨额利润,还是关联交易产生的大量收益,以及其他盈余管理行为带给企业的丰厚利润,在会计报表中大多表现为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项目。对于一个上市公司而言,这些项目的利润很难有持久性,被视为异常利润。一般而言,异常利润的高低反映出上市公司盈余的质量,或者说盈余的持久性。异常利润越高,盈余质量越低。反之亦然。因此在分析财务报表时,不妨将这些异常利润从利润总额中予以剔除,以利于分析和评价利润来源的稳定性。
二、分析法
1.分析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分析法是指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盈利的质量。一般而言,没有相应现金流量的利润,其质量是不可靠的。如果企业现金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已经确认为利润的成本费用可能已经转化为不能带来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这表明企业可能存在粉饰会计报表的可能。比如银广夏1999年、2000年的除权后,每股收益分别为0.25和0.83,增长了近3倍,而其现金净流量却由1999年的27 806万降为2000年的22 735万元,运用先进净流量分析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公司的财务比率的异常变动,从而提高警惕。
2.分析性复核法。
分析性复核是对公司中比率(如销售利润率、毛利率、净资产利润率等)的变化或者趋势进行分析,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预计数据和相关信号的差异,常用的方法由简易比较、比率分析、结构百分比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性复核,可以发现公司会计报表中的异常波动,进而识别公司是否进行盈余管理。比如,蓝田股份上市后,业绩增长令人惊叹,该公司1995年的净利润2 743.72万,1996年上市当年翻番实现5 972万,1997年至1999年三年分别为1.43亿、3.65亿和5.43亿,而其所宣称的利润来源的可信度值得怀疑。
通过前文分析,以规范研究为基础的经验识别是利用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时,无法对所有的操纵和客观情况进行掩盖,我们就是利用这些方面的线索来对盈余管理进行识别,以期对一般投资者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前文所分析的方法在针对某一特定公司分析时,不可能都全部适合,但如果公司某些迹象符合以上分析的某些方面时,我们可以说,该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极大。
相对于一般信息使用者来一说,本文所采用的经验识别方法在对信息要求不是非常精确的情况下,既可以判断公司盈余是否有被管理的迹象,又可以判断盈余管理的程度大小,完全能达到一般信息使用者的基本要求。而且方法也非常简便、快捷,对于一般信息使用者来说,也不存在方法使用上的障碍。
三、经验识别方法的运用
通过前文分析,以规范研究为基础的经验识别是利用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时,无法对所有的操纵和客观情况进行掩盖,我们就是利用这些方面的线索来对盈余管理进行识别,以期对一般投资者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前文所分析的方法在针对某一特定公司分析时,不可能都全部适合,但如果公司某些迹象符合以上分析的某些方面时,我们可以说,该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极大。下面本文将通过具体实例来验证说明经验识别方法同样也能起到识别企业盈余管理现象,并从某种程度上把握公司盈余被管理的大小程度。具体分析验证如下:
下表和图是长安集团2000年度至2004年度的预提费用与销售补偿费对比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盈余管理的识别及运用(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