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止1999年11月底,沪深股市资金总量在4800亿元左右,即一年来,沪深股市资金的净流入量达1300亿元。1999年1-11月份,从沪深两地股市中流出资金短缺共计1189亿元。其中,因配股和新股发行等扩容因素而流出的资金量为708亿元;以印花税、佣金形式流出的资金为481亿元(债券、B股交易及佣金返还除外)。同期,沪深股市共计流入2489亿元,进出相抵,全年流入股市的资金数额约为1300亿元。
在证券市场资金总量变化的同时,一、二级市场资金结构也出现规律性的变化特征。近一年来,滞留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资金呈现此消彼涨的状态。据数字显示,1999年1-11月,稳定参与一级市场的伸购资金在1500亿元至2400亿元范围之内。相比之下,停留在一级市场上的资金平均高于二级市场。
四、股市资金沉淀与货币供给结构变动
为了深入分析储蓄存款分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首先要了解资金从居民储蓄帐户流入股市后,会以何种形式反映在货币结构的变化上。
(一)股市资金的流程和存在方式
在分析股市资金在货币供给结构中的存在方式时,首先需要了解股市资金的基本流程。股市资金的流程,实际上就是证券市场中资金结算和清算的过程。从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状况看,资金清算方式主要有三种:
1、磁卡清算。投资者在结算代理银行(商业银行)开立的证券帐户和储蓄帐户“合二为一”。交易完成后,由结算代理银行根据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转帐。目前,由于分业经营政策的事实,这种结算方式在我国开展得很不充分,以磁卡结算的业务量很小。
2、二级清算。投资者在证券商处缴款开立资金帐户,证券商在结算代理银行资金帐户。交易完成后,首先由结算代理银行根据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证券商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然后证券商根据结算公司发出的清算明细数据在各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
3、三级清算(只适用于异地)。投资者在证券商商处开立资金帐户,证券商在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缴款开立资金帐户,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在当地的结算代理银行缴款开立帐户。每日交易完成后,首先由结算公司与异地的集中结算中心办理净额结算;然后,异地结算中心再按照结算公司的划帐指令在各证券商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最后,证券商根据结算公司发出的清算明细数据在个投资者的资金帐户上进行划帐。
以上三种结算方式中的资金,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金来源一方,被分别记在不同科目下。在磁卡清算中,投资者在结算代理银行开立资金帐户,在结算代理行的会计核算记帐中,表现为商业银行“680科目”,列在储蓄存款项下。后两种结算方式形成的资金均由证券公司支配,并存放于券商在结算代理银行开立的资金帐户,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一般被记为“同业往来”项下的“同业存放”科目中。因此,股市吸纳的资金主要以“同业往来”的形式存在,只有很小一部分表现为储蓄存款形式。
(二)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在会计帐户上的反映
进入股市的居民储蓄存款资金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股票市场形成企业经营资金,再由企业转入银行形成企业存款(记为a);另一部分为股票市场中沉淀的资金,主要表现为证券公司持有的客户资金帐户保证金以及一级市场新股伸购过程中被冻结的股民资金(记为b),这部分资金形成证券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证券公司把这笔巨额资金以“同业存放”形式转存于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其中还有一小部分存入中央银行)。表现在商业银行的会计帐户上,储蓄存款减少a+b,同时企业存款增加a,而同业存放增加b。当然,如果圈商私自挪用客户保证金进行其他金融投机活动,同业存放数额可能会小于b。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试论储蓄分流的必然性(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