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储蓄与保险的结合,是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二者的高速发展为邮保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二者深入的发展要求既是邮保合作的必然趋势。邮政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应该是长期的、利益共享的关系。但就目前形势,绝大多数的邮政机构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多是一年期的代理协议,难以保证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为谋求进一步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一套适合竞争的合作机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双方签订长期协议是必要的。
邮政与保险公司在追求业务增长,手续费提升的同时,应加强彼此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邮政、保险的合作还限于简单的代理销售模式,没有长期的共同利益机制,合作关系不稳固,多家保险公司在竞争中,采取了手续费的攀比方式,使得保险公司的收益减少,同时给邮政储蓄前台管理带来混乱。资料显示,保险公司25%的个人业务创造的内涵价值是92%;25%的团险的创造价值是6%;50%的银行保险业务创造的内涵价值是2%,由于内涵价值低,很多寿险公司已经开始退出或放弃银保市场,从而造成市场萎缩。事实表明,双方应摒除简单的业务代理模式,采用产品、技术的融合,直至资本、客户的融合,形成战略联盟的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全面综合的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本质上增强邮政和保险业竞争力的需要。
三、提高邮政代理保险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现在邮保代理的保险产品虽然名称多种多样,但均为同质的分红型产品,保险保障功能不强,属于储蓄的替代产品而非互补产品,成为制约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狭窄,资金运用困难,保险公司的分红压力较大,在去年的利率调升后,分红型产品受到严重冲击。在接下来的升息周期中,考验更加严峻,产品压力将不断增加。因此,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是邮保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理财性质的行业,二者企业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邮政储蓄在人们心目中信誉度高,安全可靠,成为偏好稳健投资者的首选,而保险公司讲求个性展现、激励机制、活力激发、营销训练等,使得储蓄前台营业人员在销售保险产品时难度增加。只有二者的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产品个性汇集了保险与储蓄的性质,才能占领保险市场或是金融市场的独特地位。
产品开发过程中采用分工合作方式,邮政部门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不仅要成为销售的渠道,而且可以进一步做好信息收集与反馈工作。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保险产品,愿意承担什么样的价格水平,有什么样的购买习惯和偏好等等。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保险产品开发策略应走出邮政代理险种单纯依靠保证收益率的高低来招徕客户的误区,大力开发保险型的家财险、短期健康险、意外险等产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和财务规划。我国经过连续8次降息后,利率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长期性投资型家财险产品面临着较小的利率风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随着销售人员保险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短期健康险和意外险也可以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改造后用于邮政代理销售,逐步形成系统性、可组合性的保险产品系列。
同时,做好保险条款人性化。一是改进保险条款的表达形式,柜台销售的产品要做到条款简明、投保便捷、易于上柜,同时又不易产生误解和争议。二是改进保单形式,部分短期人身险、家财险、责任险可以改变为卡式产品、册式产品或凭证式产品的形式销售,不仅满足客户的审美要求,而且方便客户的携带、保存和查阅。
四、健全灵活有效的营销管理机制。
(一)、加强对储蓄前台营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随着日后保险产品的不断更新,对营业员的保险认知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营业员的业务培训是业务发展的基础。邮政和保险公司双方要共同加强对营业人员保险知识的培训,基本要求应获得保险代理人资格。另外,应加强法规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使银行代理人员熟悉代理保险业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杜绝违规代理行为,并不断提高银行代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营销水平,保证合法、有效的代理资格。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邮政代理保险的发展特点及对策(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