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转移还债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从根本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中央财政对实行税费改革的地方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解决影响地方稳定、发展的资金瓶颈。乡(镇)党委、政府在科学安排国家转移支付资金的同时,要从严控制支出,努力节省开支,把国家安排给乡(镇)人员的经费拿出一部分,用于偿还农村债务。此外,中央财政中安排给农村的转移支付资金,也要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还债。
八、追查降债
农村债务当中,有一小部分是由于少数村组干部个人利欲熏心,采取多种形式侵吞集体资产而形成的。在化解农村不良债务时,要通过清、查、核和公示的形式。使群众知道村组债务形成的原因,揭发村组干部以权谋私的行为。问题查出后。当地党委、政府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一方面要如数追回被其侵吞的集体资产用于降债,另一方面要将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九、划拨转债
在农村债务规模总量中,有一部分是发展乡(镇)企业或村组企业形成的,其中有一部分企业仍然在运行,有的虽然已转产,但仍然使用原有的房屋、土地等。针对这种情况,地方党委、政府要认真做好企业继承者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他们承担债务,并办理相关财务手续,签定偿还协议。当然,地方党委、政府也要为继承者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积极做好各项服务,以最大的热情、最优的服务,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乐意接受债务,兑现偿还债务的承诺。
十、管理控债
制度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鉴于以往许多债务是由于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各地、各部门应建立健全有关制度,避免债务难以化解甚至不断产生新债的现象发生。首先要完善乡级财政管理制度。乡镇财政收入“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首要的是保工资和运转。举办公益事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量入为出的原则,不允许超越实际搞达标、创政绩。其次要建立新增负债审批制度。凡未经批准产生的新增债务,按照“谁决策谁负责,集体决策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原则严肃处理。三要实行村账乡管的制度。村级账务由乡级经管部门统一管理,杜绝村干部乱支乱贷行为,规范财经制度。四要严格执行审计制度。定期对乡、村经济活动和财务特别是债务进行审计,强化个人责任,建立债务终身责任追究制。同时,乡村债务的形成,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与某些乡村干部决策失误、工作不力、发展经济能力不强以及其他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农村各项工作中,人是第一要素,培养一支靠得住、能干事的乡村干部队伍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要拓宽用人的视野,把善于致富、群众公认的经济能人请到干部队伍中,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化解债务。
以上的一些措施,从长远看来是可行的,但是基层的债务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加之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化解大量乡村债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是今后可用来化解债务的资源越来越少,据调查,在已经化解的乡村级债务中,70%以上是通过债权债务相抵来实现的。今后,清收债权的难度越来越大,剩下的大多数是难以回收的“烂账”和“呆账”,同时,资源性收入也将逐渐减少,对能够处置的闲置房产、设备等资源大多数已经变卖或出租。二是化解重点、难点债务(如欠上级的支农周转资金、世行贷款等农发有偿资金、银行贷款、信用社贷款以及退还农村合作基金股金等),无资金来源。三是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偿债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偿还旧债必然会产生新债,特别是在一些中西部的贫困乡村,让基层政府自我化解上百万、上千万的债务,几十年也不可能。况且高额的利息 “利滚利”,增加的收入还不够支付利息。到何时才能还完?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在尽短的时间内,有效的化解基层债务,防止危机进一步演化。因此,笔者同时认为:
第一,中央应加大“注资”力度。银行有不良资产,政府也有不良资产。国有银行承担政策性贷款的亏损,造成的不良资产,政府可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可以用外汇注资,基层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子公司”,为什么不可以从中央政府获取专项资金的支持债务化解?但是,中央政府毕竟财力有限,许多刚性的支出,如军费开支,社保医疗等无法减少。因此,可以考虑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承担的比例可以根据债务性质和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调整。经济欠发达的地方,税基薄弱,债务沉重,偿还能力不强,中央应当兼顾公平,多承担一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财经金融乡村债务化解的对策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