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加强市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0-06-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近年来,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因气象类自然灾害引发管理危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愈来愈大。如何未雨绸缪,降低或避免此类灾害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加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一、构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十分迫切

构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之所以十分重要和迫切,一是气候变暖,全球灾害发生频繁;二是全国城市气象灾害损失日益严重;三是气象灾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地处太行山中部东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加之冬夏季风交替的不稳定、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气候因子年际变化很大,各种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据记载,**市各类自然灾害中70%以上是气象灾害,特别是干旱和洪涝,历史上出现频率高、影响大,旱涝灾害多年连续发生的情况屡见不鲜,除了涝、旱灾害之外,冰雹、飓风、低温冻害等也曾给**造成严重的损害。1996年8月台风暴雨带来的安全威胁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而发生在1966年8月23日的特大暴雨城市灾害,假如在今天出现后果将无法想象,而这种危害的可能性在四十年后却更大了。另外,由于高温干旱气候引发缺水的潜在危机,也将对**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二、**已经具备了构筑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基础

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应包含天气监测、预报服务、预警发布、法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条件也基本具备。一是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即:以地面自动气象站和自动雨量站为主的中尺度气象监测网初具规模,两个自动气象站可自动进行每小时一次的数据观测和传输,实时采集各地降水、温度和风等要素,乡镇自动雨量站在降雨季节可以实时收集各地雨量情况,分辨率可达到10公里;再是风云二号卫星云图接收系统组成的卫星遥感观测系统也已建成。二是气象信息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计算机局域网连接广域网和INTERNET网为基础的,基于VAST的气象信息接收系统和基于SDH等网络的气象信息接收发送系统,拥有了完善的通信网络系统。同时,基于宽带通信的省、市、县三级视频天气预报分析会商系统已投入运行。三是气象预报水平有所提高。开发研制了**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等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预报产品;国内外多种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能力明显提高;建立了暴雨、台风、寒潮、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主、客观预报方法;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气象次生灾害如空气污染、山体滑坡等预报服务;培养了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较强业务技能的预报员队伍。四是气象预警手段得到加强。电视气象节目内容丰富;是气象信息声讯服务覆盖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小灵通;气象网站已成为重要信息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加了大气象信息发布及气象专业知识的宣传,气象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五是气象法规建设步伐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气象法律、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为气象防灾减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城市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尽管我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条件也基本具备,但**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还有几点欠缺。即:受限于气象要素观测密度及观测频率的城市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公众及部门气象防灾意识不强;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制度有待加强等。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周密规划,加快气象探测系统建设

首先,完善地面观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增加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布点,填补气象资料空白点,尤其要加大重点区域、旅游景点的布站密度,积累气象气候资料,开展针对性气象预报服务。尽可能增加监测要素,在主要交通要道建立若干大雾和地面温度监测站,开展交通安全监测;在旅游景点和市区增设负离子、酸雨等观测项目,开展环境污染监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城建环保加强市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在线全文阅读。

加强市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qishi/cjhb/676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