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都市路桥建设的调查思考
《**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明确了**的城市性质为浙江沿海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制造业、商贸发达的现代港口城市,并把路桥定位为商贸物流中心。路桥区委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打造“六个路桥”的发展战略,“都市路桥”是“六个路桥”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在辞典里的意思即大城市,“都市路桥”顾名思义就是大城市路桥。大城市不仅仅是指城市人口的多、区域的大,而且包含了城市化发达程度的高。因此,打造“都市路桥”就是把路桥建设成为浙江沿海中部区域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的一部分。在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历史时期,路桥如何面对现实,找准定位,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化发展之路,促进都市路桥目标的实现,这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一、都市路桥建设的实施条件
路桥1994年8月建区,内陆面积274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21.3平方公里,人口41.7万。建区以来,路桥立足民营经济发达、民资充裕的区情,利用原有工业化、市场化的优势,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按照“大投入、大配套、大建设”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城市建设进程。通过10年的建设,已初步完成了从小城镇向中等城市主体城区转型,具备了充足的发展条件。
(一)现实基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区实现GDP130.4亿元,人均GDP31419元(约3796美元),财政总收入1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40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建成区人均用水量0.45 吨/日,人均用电量2220.9 千瓦时 ,人均公共绿地 6.96 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46平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每1176人拥有一辆公交车;全区公路密度达0.88 公里/平方公里 ,人均住房面积 25平方米 ,电话装机总量达 18 万门,移动通讯网络容量达 50 万门,宽带用户达16000户,带宽出口达2.5G。中心城区功能不断提升。“三大工程”等一批商贸、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设施相继建成,建成区扩展至17平方公里,全区城市化水平增至45%左右。
(二)有利因素。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位于上海四小时交通圈内,已成为“长三角”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面临经济社会第二次腾飞,成为浙江省沿海中部区域港口工贸城市,具有沿海先发优势。路桥作为**市的商贸物流中心,具有自身的发展优势。一是交通区位条件突出。具有陆海空齐全的交通优势,距城区14公里的海门港建有万吨级等各类码头45座,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境内建有黄琅剑门港三千级油料码头,年吞吐能力30万吨以上;国家沿海高速公路毗邻城区,104国道、75省道纵贯全境;境内拥有全国第一个县级地方航站。随着高速公路、新机场、新铁路的建设,将使区位优势大大提升。二是市场的先发优势。路桥是**市重要的市场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成长已达相当程度。境内拥有各类市场76个,占地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市场专业化程度高、服务半径大、服务范围广、产品种类齐全、流通量大,已初步形成以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各类专业市场为骨干、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商品市场服务网络。三是民营经济基础雄厚。路桥已成为全国经济市场化、民营化最高的地区之一,全区99%的生产总值和90%的财政收入都由民营经济创造;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在4.5万家的各类民营企业中,有上市公司、多家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和民营银行等,并极具汽车、轻工、拆解等产业优势。四是自然和人文环境优势。路桥西面依山,东面傍水,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集、具有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特色;沿海海岸曲折,海岛众多,浅海滩涂宽广辽阔,具有山海兼备的旅游资源。路桥素有“百路千桥万家市”之美称,自古以来就以人杰地灵、商贾云集而名闻遐尔。其人文与商业充分融合,成为具有传统特色的独特区域商业文化,体现出以“十里长街”为核心的重商文化特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城建环保关于推进都市路桥建设的调查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