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实体原则 法律部分适用法律时,解释应受严格限制;宽大原则:刑事法律应进行狭义解释;特别优于一般。
5.4 合同中模糊义或歧义的处理
在大量的司法文件中,合同中模糊义或歧义的处理显得尤其重要,突出,也最具有代表性.对于合同条文中的模糊义或歧义,一般采用下列原则:
1) 探求当事人真意原则
合同中因条文含有模糊语言或歧义而引起当事人理解不一致时,解释的基石应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当然,真实意图并非当事人主观的,内在的意图,而是客观的,外在的意图。否则,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将处于不确定状态。当然,此种客观意图原则仅限于当事人具有合法意图的情形。
2) 整体解释原则
在解释合同条文时(即条文含有模糊语言或歧义),应采用整体解释原则,即不能孤立地而是结合其他条文甚至整个法律文本来确定某一词句的意义。
3) 不利于起草方原则
在合同(尤其是标准格式合同)中,某一术语,条款或规定语义模糊或存在歧义,那么解释应采用不利于合同拟订者的原则.这主要考虑到缔约双方在缔约地位上的悬殊差距。
参考文献:
1. 罗德立,王贵国主编. 香港合约法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 Joanna Channell. Vague Languag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3. Wu Tieping. Vague Linguistic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4. C.N. Candlin, V.K. Bhatia, C.H. Jensen. Developing Legal Writing Materials for English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2.
5. Ogden, C. K. & Richards, I. A. The Meaning of Meaning (3rd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法律英语模糊语言(4)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