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普通人情欲的泛滥,家庭道德观念荡然无存。最有代表性的是奥斯卡的表舅扬·布朗斯基。他本是卡舒贝人,长大后他面临选择波兰籍还是德国籍的问题。而他做出这个对他个人命运极为重要的决定的根据,只是他“一时冲动的决定”,因为他爱的表妹阿格内斯选择嫁给德国人马策拉特,于是他加入波兰籍以惩罚“我母亲对他的不忠”。他并不是对波兰产生了认同感,而完全是任性的结果。于是在他和阿格内斯各自都组织了家庭,德国又对波兰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他还只是热衷寻找机会与阿格内斯幽会,长期与阿格内斯保持通奸的关系,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马策拉特每周参加纳粹集会的时间成为他与阿格内斯幽会的绝好时机,根本不关心国家局势。
其次,是贪欲的腐蚀也导致道德败坏。在《橱窗》一章中,奥斯卡用声音切割商店橱窗的玻璃引诱人们偷窃,其中有年轻店员、女佣人、中学教员、规矩的老绅士、体面的穿着时髦的太太、笃信宗教以保持青春的老小姐,甚至还有州高级法院里的检察官等各色人物。贪欲同样会使人们的判断标准失衡,使人们随大流并对发生在周围的惨剧视而不见。
在《铁皮鼓》中格拉斯对于“战争罪责”问题的思考主要是从道德层面上进行的。在格拉斯看来正是由于情欲和贪欲造成的道德败坏,使得人们丧失了标准,失去了自我反思的能力,才给纳粹的横行留下了可乘之机,作品中的“黑厨娘”正是失去道德藩篱后社会中存在的恶。在作家看来只有重建道德标准,人们都用道德约束自己心中邪恶的欲望,类似二战这样的人类灾难才能避免,人类才有希望。在《铁皮鼓》中作者并未能指出新道德的内容及重建的目标。全书弥漫着一种深深的疑虑和淡淡的希望相交织的气氛。
参考书目:
[1] 王佩莉,《各国作家和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对君特·格拉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P] 《外国文艺》2000(1)
[2]格拉斯《回首<铁皮鼓>》贺骥译《世界文学》2000年第2期
[3]Gtinter Grass, Die Blechtronureel,君特·格拉斯著,胡其鼎译.铁皮鼓[M],漓江出版社,1991
[4]张佳珏,《君特·格拉斯谈文学》[J],世界文学,1987,(6)
[5]君特·格拉斯《致中国读者的信》[J],世界文学,1987,(6)
[6]鲁道夫《君特·格拉斯访问记》[J]世界文学,1986,(6)
[7]海因里希·福姆维克:《成名者—海因里希·福姆维克拜访君特·格拉斯》,见1964年的年刊《马克鲁姆》
[8]《从书到书—君特·格位斯论集》,格尔特·诺西兹主编 ,路赫特汉特,1968年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流浪的鼓音——试论《铁皮鼓》主题(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