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称呼?
在书面语称呼上,对“Dear Governor……”或“Dear Minister……”这类身份较高的称呼上,通常不译为“亲爱的省长”、“亲爱的部长”这个“Dear”习惯用“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文听起来很自然,但在英语习惯里,“朋友们”通常放在女士们先生们之前:“Dear friends,Ladies and gentlemen”。? 3.3 交际套语 ?
交际套语应该符合习惯用法,才显的自然、得体、有礼、否则听起来就显得生硬、粗鲁、甚至误解。下面就举一些典型套语的译法:?
(1)参观或者会谈等场合,常听见中方的人说“请多提宝贵意见。”若直译为:“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comments。”问题就来了:你的意见应该是“valuable”的,不宝贵的意见请免开尊口。正确的译法是:“Please give us your comments。”或“We welcome your comments”。?
(2)“这是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这是我们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客气的一句客套话,有时礼品并非“薄礼”也这么说;而英美人的思维习惯却是:这是专门为你准备的礼品,希望你喜欢。所以这句不妨这样说:“This is a gift for your memory。Hope you like it”。?
(3)中国人在招待客人吃饭之前常常习惯客气的说“今天的菜不好,大家随便吃一点”在用餐结束时也常说“招待不周,请多多包涵”。这些用语对于中国客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客套话了,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这种自谦客套的说法反而显得太牵强附会,况且请客总希望客人吃的好,否则,既然菜不好,为什么还拿来请客?故不宜直译为:“Pardon me for the poor foods today”。若用餐开始讲这句话,英语应说:“These are the best dishes we can supply,Please feel at home and help yourselves”,或者“Enjoy yourself”。若用餐完毕讲这句话,应该说:“Hope you’ve enjoyed yourself”。这样才与此情景相吻合。
?
4 颜色词方面,中英两个民族对颜色的联想也有差异?
如“Green with envy, green-eyed monsters, and green-eyed”在英语中都是表达“妒嫉、羡慕之意”。但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常习惯用“眼红,害了红眼病”来形容羡慕与妒嫉之心。再例如“black”(黑色)在东西方人们眼中都常常把它与“负面的,消极的”意思相联系,比如“blacklist;black market;black hearted。”所以汉语的“红色”译成英语的“green(绿色)”或“golden (金黄色) ”,这样读者比较好理解和接受,但有失汉语的文化特色,所以有些翻译家认为应直译成“red”以使英美读者了解红色在汉语中的意义。?
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和翻译中我们应常常留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各方面的思维差异, 这就靠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强口译训练。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理解透彻,把翻译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住处交流,时常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这样才使我们翻译更加准确和完善,才不至于产生文化误会,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交际和翻译之作。?
参考文献?
[1]?陈安定. 英汉比较与翻译[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81.?
[2]?谢则融. 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M]. 湖南:湖南师大外国学院出版社, 2000.?
[3]?张源清, 王鲜杰.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 四川: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4]?陈艳粉.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中英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思维差异探讨(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