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义(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2-08-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马克•吐温在他的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叙述策略来达到“似真性”效果。这种叙事策略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传统的语言哲学认为,语言与它所指称的现实,文本与世界之间有可信赖的关系,所以传统小说总是把文本的世界当成现实世界的替身,特别重视文学的再现功能。巴尔扎克说:“同实在的现实毫无联系的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全属虚构的情节,多半成了世界上的死物。至于根据事实,根据观察,根据亲眼看到的生活中的图画,根据从生活中得出来的结论写的书,都享有永恒的光荣。”(8)所以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家都把现实生活和文本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当然,毕竟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每件文学作品都创造“自己的世界”,人物,情景,行动等都各有独特的品质,不同于其他作品,并且完全不同于日常现实。“艺术的效果,即接受者沉浸于作品的行动中和完全进入作品的特殊世界中,全都产生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艺术作品以其特有的品质提供了一种与接受者已有的经验所不同的对现实更真实,更完整,更生动和更动态的反映,并以接受者的经验以及对这种经验的组织和概括为基础引导他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达到对现实更具体的深刻洞见。”(9)马克•吐温生活的年代是崇尚文学话语的真实性标准的。“正如卡勒和热拉•若奈特已经指出的那样,‘文化逼真’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被作为检验叙事的真实性的标准:如果人物符合当时普遍接受的类型和准则,读者就感到它是可信的。”(10)当时普遍的类型和准则就是18,19世纪的文化成规,就是作家要尽力消除虚构作品的编码痕迹,强化现实主义的自然性,达到似真性的效果。汉斯•罗伯特•姚斯认为:“每一部作品都有特殊的,由历史和社会决定的读者,每一个作家都依赖于他的读者的背景,观点和思想观念,而文学的成功事先决定了一部书要表达群体所期待的东西,并以群体自身的形象表现那个群体。”(11)马克吐温并没有超越他的历史文化阶段,而是出色地完成了历史的使命,他利用当时普通美国人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利用其天才的幽默诙谐,对现实生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参考文献:
  [1]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04-154.
  [2]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7-185.
  [3]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84-193.
  [4]吕西安•戈德曼.马克思主义与人文科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65.
  [5]希利斯•米勒著.解读叙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0.
  [6]拉曼•塞尔登编,刘象愚,陈永国等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论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义(3)在线全文阅读。

论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化意义(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43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