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基础英语到专业英语的过渡。在开始专业内容之前,应先介绍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的关系、专业英语的特点(语法特点、词汇特点、语言特点、结构特点等)等内容,承上启下,平缓过渡,可以解除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畏难情绪。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协调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增加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例如,在机电英语中可以增加设备使用操作和安装调试的实践教学。同时注意和专业课的协调性,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英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增,效果会更加显著。
3.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多样性
教材素材应尽量采用原版内容,专业知识内容不必太深,做到图文并茂,增强形象感。尽量做到图上部件与单词或词组相对应,操作步骤在图上得以标出。
教材内容既要注意基础内容,又要考虑到高新技术,应该反映最新技术的发展。同时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性,除了专业文献以外,还应选择一些涉外活动中常遇到的文体,如合同、广告、标书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应用能力。
4.教材编写
由于专业英语不是专业课,因此,不必每一个专业编写一套教材,可按学科大类来编写,内容不必太深,专业性不宜太强,但语言上要有代表性,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个专业方面的常用词汇和一般科技文章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知道他所熟悉的某公式、某技术工艺流程是怎样用英语来表达的。练习编写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问答题,更要有英汉翻译和摘要写作等语言练习题。这项工作单靠专业课教师或英语教师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在学校领导下成立编写组,由英语教师负责基础知识的编写和教材体系的统一,由专业教师负责提供专业文章和实践性教学内容题材,才能完成。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众所周知,合格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师奇缺。建议学校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特别是在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专业知识广博、英语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的骨干教师,担当专业英语教学以及探索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方法与规律[4]。可以采取下列办法。
1.安排教师进修:定期地派出学习,进行校际间的交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2.在教学过程中,可成立由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英语教学协作组,交流经验,解决疑难,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讨,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专业英语教师不能随意指定,要固定岗位,固定人选,利于教师积累专业英语教学经验,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是否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学方法是关键。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尝试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approach)——这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6]。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其原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能动地引导和激励,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任务举一反三。任务型教学是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订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具体地讲,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知识和提高技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探析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