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莲丝和多罗蒂都在跳舞,杰瑞米没跳舞。他站在她身旁,满面怒容。
bat (蝙蝠):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因为汉语里‘蝠’与‘福’同音,而‘蝠鹿’皆音‘福禄’,因此蝙蝠以表示财富、位、吉利。在欧洲民间传说中,蝙蝠总是和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和中国对猫头鹰的感觉相近。英语成语中也体现了对于bat有坏的联想,如as blind as bat (有眼无珠),has bat in the belfry (异想天开)等。
3.不同动物词表达同一内涵
处于两种不同语言社会中的人们,由于不同的社会阅历和风俗习惯很可能会导致观察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因此,不同的动物词汇载体可能会在两种文化中产生同一联想。如中国人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它是权势和勇猛的象征。相反,西方人认为狮子才是百兽之王。因而我们会说“拦路虎”,“狐假虎威”,“虎口拔牙”,“置身虎穴”,而西方人却说a lion in the way or a lion in the path,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place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很多汉语中带鸡的习语在英语中都被转化成与鹅或鸭相关的习语。泥鳅 (loach)的体表很光滑,所以很难捉住。因而我们常用泥鳅一词来形容世故、狡猾和不可靠的人。然而大多数说英语的国家没有泥鳅,所以泥鳅就不能引起他们的这一联想,但是他们的确有一种能引起相似联想意义的动物,那就是eel(鳗),所以人们会说,(as)slippery as an eel。
本文就英汉语言中这些动物所代表的语义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比喻、联想、象征意义的探讨,挖掘了它们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这些有关动物的词语中,中国文化侧重品德和人格意义,注重他们的内在特征,而西方文化侧重外在形象和体征意义,注重他们的外在特征,因而产生了这些词语文化方面的差别。通过以上研究,有助于更深刻的了解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这些动物代表的形象及比喻和象征意义的差异,找到产生这些语言差异的文化根源,避免语言交流的障碍和误解。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 李华.议英汉互译中文化差异引起的空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2)在线全文阅读。